關于描寫《河南省·白居易墓》古詩詞賞析大全
白居易墓在河南省洛陽城南13公里的香山琵琶峰上。出市區,過龍門大橋,在龍門石窟對岸,上香山,即可尋得這位唐代大詩人的墓冢。墓地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柏樹林,古木森森,幽美靜謐。墓前立一碑,上鐫 “唐少傅白公之墓”。
白居易是繼李白、杜甫之后的重要詩人。他在文學上倡導新樂府運動。詩作自然流暢,反映人民疾苦; 長篇敘事詩 《長恨歌》、《琵琶行》等亦為后世傳誦;抒情、寫景小詩也寫得流利、優美,通俗易懂。元稹《白氏長慶集序》說:當時“禁省、觀寺、郵侯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自有篇章以來,未有如是流傳之廣者。”晚年寓居香山,自號 “香山居士”,逝世后即葬于此。山泉潺潺,似詩人在低吟,柏濤陣陣,如樂天在高歌: “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他像杜甫一樣,幻想 “天下寒士俱歡顏”,而自己卻長眠于林泉之間,土石之下。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詩名] 賦得古原草送別 (全詩8句)
[作者] 白居易,此詩是他早年的作品,他16歲到長安,將詩作呈給當時的著作郎顧況;顧看到這詩卷首篇,便大加贊賞,認為是奇才。由于寫此詩時正是作者的青年時代,借春草來寫別情。他似乎意識到新生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注釋] ●離離:草茂而隨風披拂的樣子。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詩名] 賣炭翁 (長詩,選前8句)
[作者] 白居易
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府門。
繒帛如山積,絲絮似云屯。
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
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
[詩名] 重賦 (長詩,選末8句)
[作者] 白居易,此詩是作者對皇家官吏殘酷剝削人民的抨擊與揭露。
[注釋] ●輸殘稅:交余稅。●繒帛:絲織品。●瓊林庫: 皇帝的內庫,用以貯藏皇家私財。
樂天晚知洛,而亦有所敝。
手抄洛中集,納之香山寺。
十寺今無一,蒼然豈天意。
巉巉鑿龍門,清伊細如帶。
終古付劫灰,何處認初地。
嗟嗟長慶體,今猶立文字。
[詩名] 白樂天墓 (全詩26句)
[作者] 靳志,清代人。
[注釋] ●晚知洛:指白居易晚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手抄二句: 白居易暮年曾將他自文宗大和三年分司東都以來12年內的著作《白氏洛中集》抄成一式四份,并把其中一部藏于香山寺,希望他的著作流傳于世。●十寺今無一:指龍門山與香山當時有10大寺(如奉先寺、乾天寺、敬善寺、廣化寺、香山寺等),至清時,因千年以來幾經戰亂,已一寺無存。●劫灰: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世界反復經過成、住、壞、空四劫,而壞劫之后,世界全成灰燼,故稱劫灰。●長慶體:長慶是唐穆宗年號;長慶體,指白居易與元稹的詩風,自成一體,世稱長慶體。
伊川滾滾滿江渾,風雨松楸白傅墳。
秋夜哀弦潯浦怨,清宵凄柝上陽音。
一生仕宦非干祿,千卷歌詩半恤民。
此日不聞饑凍者,朝朝倚杖望龍門。
[詩名] 訪白居易墓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潯浦怨:指白居易作《琵琶行》事。●上陽音: 白居易的新樂府中有《上陽人》篇,寫宮女的悲慘生活。●饑凍苦: 白居易晚年居香山寺,有詩云:“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苦。”
上一篇:關于描寫《廣西壯族自治區·畫山·望夫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江西省·白鹿洞書院》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