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安徽省·太白樓》古詩詞賞析大全
太白樓,又名謫仙樓、青蓮祠,在安徽馬鞍山采石磯上,是后人紀念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宏大樓閣,因李白晚年寄寓安徽當涂,多次來此地漫游,寫詩作詞。樓始建于唐元和年間,宋、元、明、清,幾次毀于兵火,今樓為清光緒年間建筑。依山而建,樓內有太白漫游采石畫,壁上有太白游蹤圖;樓上還有木雕太白像,神態瀟灑,栩栩如生。登樓遠眺,千里江流,萬頃田野,盡收眼底,綺麗無比,素有 “風月江天貯一樓” 之稱。它與武昌的黃鶴樓,洞庭湖畔的岳陽樓,贛江之濱的滕王閣,并稱我國有名三樓一閣。
謫仙樓閣倚江頭,一度登臨一系舟。
遺像有涯天地老,雄才無敵古今留。
天門雨過雙眉出,牛渚潮平萬馬收。
倚遍闌干追往事,斷云殘照若為愁。
太白樓
[詩名] 謫仙樓
[作者] 端宏,明人。
[注釋] ●謫仙樓閣: 指太白樓。●一回句:說每一次來此都要泊船登上采石磯,瞻仰與憑吊太白樓。●遺像二句:說樓內李白的遺像大小是有限的,天地萬物也是會變化的,可是李白的曠世雄才是永遠留在世間的。天地老,指天地會變化,例如滄海桑田就是明證。前后兩句互相呼應,對仗工整,堪為佳句。●天門句:說天門山雨過云散以后,望夫石就露出了真容。雙眉,喻指望夫石,見望夫山詩。●萬馬: 比喻長江波濤。●若為愁:好像為天下失去李白這樣的天才而憂愁。
太白樓頭空復空,滄洲晴照碧流東。
久傷白發生明鏡,每見青山憶謝公。
萬壑鬣松鳴水上,九秋霜鶻入云中。
不妨無客聞高詠,自有江山興未窮。
[詩名] 太白樓
[作者] 姚鼐,清人
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
老僧殊未解,猶自索題詞。
謫仙棲隱地,千載尚高風。
回首蒼茫外,青山感慨中。
[詩名] 太白祠 二首 (每首8句,各選4句)
[作者] 王陽明,即王守仁。
[注釋] ●人豪: 人中英豪。指李白。●蒼茫:曠遠迷茫之狀,此處指蒼天、天空。孟浩然詩: “迢遞秦京道,蒼茫歲暮天。
門外長江水,蒲桃正發醅。
遙呼東海月,飛入酒樽來。
此日尚崇祀,當時誰愛才。
巍峨遺像在,寂寞碧山隈。
[詩名] 采石太白祠
[作者] 劉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詩人。一生提倡古文,是桐城派主要作家之一。
[注釋] ●莆桃:即葡萄。此句說葡萄美酒已釀制好。●崇祀:祀禮隆重,表示對受祀者的崇敬。前4句寫憑吊祭奠,因李白愛月,吟詠月亮的詩很多,故作者要東海月來祭李白。●山隈:山中彎曲的地方。后4句慨嘆李白生前淪落,身后寂寞,結尾哀婉。
太白騎鯨去,空留采石祠。
當軒千里水,繞屋萬松枝。
山月正清夜,江云無盡時。
誰將一尊酒,把臂共論詩。
[詩名] 太白祠
[作者] 施閏章
[注釋] ●騎鯨:用李白“捉月騎鯨”仙去的傳說。●尊: 通樽,酒器。
蛾眉一簇曲江邊,樓枕江開別一天。
片石常懷仙磊落,殘樽孤負月嬋娟。
登臨莫惜非吾土,景物還應似昔年。
記得來時山色暝,疏鐘打破翠螺煙。
[詩名] 采石磯登太白樓
[作者] 郭浚,字昆甫,清代善化(今屬湖南長沙)人。乾隆甲子(1744年)舉子,官國子監助教。
[注釋] ●蛾眉: 蛾眉山,即天門山。●曲江:長江至此向北流,故稱。●別一天:謂太白樓別有天地。李白《山中答客》詩:“別有天地非人間”。●仙磊落:即磊落之仙,指李白。形容其胸懷坦蕩。●孤負月嬋娟:亦作辜負,有負。●月嬋娟,美好的月亮。傳說李白酒后入江捉月而死。可見他愛月情深。作者自愧不能,故有此語。●疏鐘:稀疏的鐘聲。●翠螺: 翠螺山,即采石山。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天門山·橫江》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夷陵·荊門》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