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 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 臥看千山急雨來。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寫暴風雨來臨前海面上的自然景觀。按照一般的寫法,寫雨必先寫云,把云和雨連在一起寫。但本詩通篇沒有寫云,而是通過對風的描寫,以風作載體,把作者的觀察和感受傳達給讀者,未寫云而讓人感到了濃云密布,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寫風卻又先寫海浪,先以波濤洶涌之烈勢,烘托海風之強勁。這兩句寫得氣勢磅礴,濤聲雷聲交織一起,震撼山岳。那排山倒海的浪頭猛烈地撞擊著,撕碎著,把浪花拋向空中,遠看似翻滾的云團,前進著又后退著,茫茫一片。與此同時,隆隆的雷聲由遠而近隨著呼嘯的北風刮來。本來,雷電是與云團聯(lián)在一起的,但詩人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說成是由北風吹響的,“吹”字是這首詩的詩眼,形容出北風強勁的威力。雷聲轟鳴,白浪滔天,暴風雨來臨前的驚心動魄的景觀躍然紙上。
三、四兩句以物境寫心境。在這暴風雨將臨之際,詩人沒有躲進屋中關(guān)窗閉戶,而是來到了紅(朱)樓觀雨。想來這朱樓大概是觀雨軒一類的房舍,四面有窗,窗外有回廊,窗上掛著竹簾,雨水也不會被風刮進屋中。小樓中放著臥榻,詩人高臥榻上,放眼遠眺,那千山萬壑之中,風卷著云團,云生著大雨,這如注的暴雨在閃電雷鳴之中,帶著它自身響聲,飛速而來。而詩人心情淡然,觀察著欣賞著,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這首詩的畫面給人以朦朧美的享受,如云的浪濤翻滾著,風聲雷聲與濤聲雨聲交融在一起,震蕩寰宇。千山急雨一片茫茫,與那海浪相接,繪成了一個水天世界,美麗而壯觀。而詩人靜臥觀雨,在動靜對比中寫出了詩人的心境,這特定的藝術(shù)氛圍,產(chǎn)生強烈而深刻的藝術(shù)效果。
上一篇:《襄邑道中·宋·陳與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觀滄?!の骸げ懿佟吩呐c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