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十下《桓帝鄧皇后紀》:“詔廢后,送暴室,以憂死。立七年,葬于北邙。”又晉·葛洪《西京雜記》:“何武葬北邙山薄龍坂,王嘉冢東北一里。”又,晉·陶淵明《擬古詩》:“一旦百歲后,相與還北邙。”又唐·沈佺期《邙山》詩:“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
【釋義】邙山,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因稱“北邙”,漢魏以來王侯公卿多葬在此處,后人以“北邙”指墳地。
【例句】①南柯夢清香畫戟,北邙山壞冢殘碑。(盧摯〔雙調·沉醉東風〕《退步》)意為人生短暫,縱有千秋功勛,最終也只留一抔黃土。②自從開辟君試數,那個不到邙山路,何況吾儂。(張養浩〔中呂·朝天曲〕)作者認為人生短促,不必去爭虛名浮利。③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云慶會消磨盡,都做了北邙山下塵。(張養浩〔中呂·山坡羊〕《北邙山懷古》)是說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最終都成為北邙山下的泥土。④正青春綠鬢斑皤,恰朱顏皓首龐眉,轉回頭都做了北邙山下鬼。(呂止庵〔商調·集賢賓〕《嘆世》)此處表現人生如白駒過隙的思想。⑤君不見霸主強,君不見漢主狠,他每都向北邙山內隱。(楊景賢雜劇《馬丹陽度脫劉行首》第一折〔天下樂〕)北邙山是墳墓的代稱,言歷代王霸無論業績多么偉大,最終都歸于泉下。⑥從今后萬古千秋,誰與你奠一盞兒北邙墳上酒?(范康雜劇《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三折〔黃鐘尾〕)陳季卿以為自己要被淹死,而呂巖卻不住地刺激他,說死后無人到墳前祭奠。
上一篇:元曲典故《北溟魚(北溟)》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半仙之戲》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