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山石》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1。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2。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3。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4。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5。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6。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7。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靰8。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9!
【注釋】
1.犖(音luo)確:山石奇險高大,凹凸不平。宋·蘇軾《東坡》:“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2.芭蕉葉大:顧嗣立注引蘇頌《草木疏》:“芭蕉葉大者二三尺圍,重皮相襲,葉如扇生。”“肥”字用得極佳,如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五:“紅綻雨肥梅”,即此意。
3.火:此指燈火。稀:依稀可見。
4.疏糲(音li):粗糙的米。
5.百蟲絕:一切蟲聲都漸漸聽不見了。
6.高下:山路高低不平,指道路。窮煙霏:游遍了煙霧繚繞的山谷,何焯《義門讀書記》云:“窮煙霏三字,是山中平明真景。從明中仍帶晦,都是雨后興象。又即發端犖確、黃昏二句中所包蘊也。”
7.激激:水聲。
8.局束:拘束。
9.吾黨二三子:《韓昌黎集外集·洛北惠林寺題名》:“韓愈、李景興、侯景、尉遲汾貞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宿此而歸。”《贈侯喜》詩云:“晡時堅坐到黃昏。”與此詩“黃昏到寺蝙蝠飛。”正一時景物,可見二三子指李、侯、尉遲等。
今譯
通往山寺的小徑隱約崎嶇,路邊的山石險峻怪奇。
黃昏時分我抵達山寺,寺前的蝙蝠在暮色里翻飛。
登上佛堂坐在石階上小憩,此地剛剛下過一場好雨。
你看那芭蕉的葉子顯得真大而梔子的花朵也顯得碩肥。
老僧告我:“這里古壁的佛畫很好”,
于是,點起燭火,佛畫在暗淡的燈下仿佛依稀。
小僧為我鋪好床、拂凈席,又安置好晚飯,
雖是素食粗米,倒也可以充饑。
夜漸漸深了,我獨自靜臥,
聽那夏夜歌唱的百蟲,漸漸停歇了它們的歌曲,
一輪清月從山嶺中出來,把它皎潔的光輝送入了窗扉。
天將明時,我獨自離去,此時還看不清道路,
山路低低高高、高高低低,
煙霧繚繞的山谷,一定踏遍了我的足跡。
忽然之間,山澗里透出了晨曦,
山花紅得如火,澗溪綠得如玉,
一時里,五彩繽紛,赤橙黃綠。
時時可見有十人合抱的老松古櫪。
我禁不住赤著腳踏在溪中的石塊,碧波空澄如洗,
水聲嘩嘩地將波浪激起,山風吹動著我的衣。
這樣的人生呵,真快樂!
何必要象籠頭里的駿馬,被人拘束被人騎!
唉唉!我們幾個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怎能到老也不歸去?
上一篇:陳陶《隴西行·其二》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韓愈《聽穎師彈琴》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