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王冕·梅花》原文賞析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管何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四庫全書·竹齋集提要》說:“作者集中無絕句,唯畫梅乃以絕句題之。”元張辰《王冕傳》也說:“每畫竟則自題其上,皆假圖以見志云。”可知此首為自題畫梅詩。畫不可得見,題詩則別具一格。
歷來詠梅之作指不勝屈,對梅花備加贊賞,有詠其凌霜傲雪的品格,有詠其姿色超凡的風韻,或高潔,或清香。這一首卻獨詠落梅。詩人采用畫龍點睛的手法,上聯不寫梅花,卻寫暮春三月的景物,“三月東風吹雪消”,和煦的春風,把殘留大地的冰雪也消融了。“湖南山色翠如澆”,湖南,西湖南邊。以“翠如澆”比喻山色極為傳神。翠,青翠,已是春意濃郁。“澆”字更使青翠濃郁中閃現出鮮嫩的光彩,這正是江南春天山色的寫照。一首絕句寫了一半還沒點到標題所示的“梅花”。下聯突然一轉,“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羌管,也作羌笛,原為羌族民間樂器,后以吹羌笛表示惜別,表示春將盡。元曲家喬吉《雙調水仙子·尋梅》:“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寫正在與梅花繾綣癡迷之際,設想羌笛一聲,春盡梅落,心情無比惆悵。這里是雖聞羌管之聲,仍無人見到梅花,當人們發現的時候,已是無數梅花飄落在野橋邊。上聯寫得春意盎然,美麗如畫,下聯寫得冷落孤寂,頗有陸游《卜算子·詠梅》的意味。陸游積極用世,報國心切,卻屢受投降派排擠打擊,但能貞潔自守,寫梅明志。王冕這首詩雖也寫孤寂冷落,卻無失落之感,甘愿深隱不出。陸王兩詩人的品格有共同之處,所處時代卻不相同。陸游至死不忘興宋復國,雖百折而不回。王冕是看透黑暗社會必將崩潰,隱居山林,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他的這首梅花詩就是他生活環境的寫照。而且詩中有畫,畫中有人,落梅的形象就是詩人的自況。詩中并無消極傷感的情調。
上一篇:古詩《袁枚·桐江作》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胡助·榆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