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查慎行·曉過鴛湖》原文賞析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
春天了,一場好雨,滿山遍野的油菜花一起開放,一眼望去,無邊的大地上,到處一派金黃,使人心明眼亮,喝! 高興得想要叫起來。
這是江南一帶十分動人的春景之一。沒有到過南方的人,很難領略如此春光。且看,別的花,一朵朵,一樹樹,一叢叢,一片片,先先后后,高高下下,要陸陸續續,匯聚在一起,方能構成一部春光合唱。唯有菜花,能在短短幾天里,組成千千萬萬名歌手的大合唱隊。她們滿山滿野,以同樣高低的身材,同樣耀眼的衣裝,同時跳到春天里來,一下子,布滿春光大舞臺,她給人帶來的那種特有的驚奇和喜悅,是別的任何花卉都不可能給予的。查初白正是帶著這種特有的情緒,寫下了這首春光曲。
鴛湖,鴛鴦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興縣南。康熙十三年 (1674),查初白的表兄、著名詩人朱彝尊曾寫過《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鴛鴦湖由此名揚天下。這一帶,風光美麗,居民富庶,“村邊處處圍桑葉,水上家家養鴨兒”。查初白《偶過鴛湖》云: “村北村南綠滿陂,溪山百里放船宜。鳩鳴葚熟蠶三起,燕掠風梢麥兩歧……”可見其景色之佳。秀州城,即今浙江省嘉興市。五代時,吳越置秀州,治所在嘉興。宋慶元元年 (1195)升為嘉興市。州境濱海,宋時曾在境內置市舶司。自古以來,秀州向為名城。說“菜花香過秀州城”,會引起讀者許多聯想。題云:“過鴛湖”,未云“過秀州”,日見綠漲春蕪,長水塘南,掛帆徐行的動感便自然地傳達了出來,春天的喜悅也自然地流溢于紙上。
前兩句,寫的是風,是船,是春水、春草,卻令讀者感到,詩人心中也已曉風拂拂,風帆滿滿,春潮洋溢,碧草茸茸。后兩句,使人想到樸素的民歌。歌手直抒胸臆,不加雕飾,如同童子直言,肆口而出,歌聲中充滿了兒童一般的真誠與坦率,單純稚拙而又有趣。
詩中除了用一個“綠”字,似乎別無顏色,但那風帆、春蕪、雨幕、水塘,襯托著可以想見的油菜花的金黃,不已滿紙是光和色了嗎?
白描,是一種表面上不見技巧的技巧,詩評家們對于查初白在這方面的成就,極為贊賞。袁枚說: “查他山 (查慎行號)先生詩,以白描擅長,將詩比畫,其宋之李伯時(公麟)乎?”(《隨園詩話》“他山是白描高手,一片性靈,痛洗阮亭(王士禛)敷衍之病,此境談何容易!”(《答李少鶴書》)
這首《曉過鴛湖》便是擅長白描的佳作。
上一篇:古詩《何正·春草》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厲鶚·晚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