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馮班·題友人聽雨舟》原文賞析
篷窗偏稱掛魚蓑,荻葉聲中愛雨過。莫道陸居原是屋,如今平地有風波。
這是一首題畫詩。《聽雨舟》是作者友人的一幅畫,據一、二兩句所寫,這幅畫的畫面大概是:一條漁船泊在遍是蘆荻的湖沼里,此時云低雨密,舟中人正在靜靜諦聽篷窗外那瀟瀟無盡的雨聲。這舟中人當然是有聽雨情趣的文人雅士,而非一般的漁人,但是唐宋以來許多詩畫中漁人都高士化了。讀著“篷窗偏稱掛魚蓑”,人們自然想起張志和在《漁歌子》中所寫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那樣悠閑自得的情景,此舟中聽雨人大概也是如此吧?“聽雨”,前人寫到此境的名句很是不少,如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杜牧“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雨》);蘇軾“急雨瀟瀟作晚涼,臥聞榕葉響長廊”(《連雨江漲二首》),它們都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了聽雨人的特殊感受。這幅畫的“荻葉聽雨”既符合舟居的環境,又恰合舟中人徜徉自在的心境,試想雨打荻葉那細密輕柔的聲響會給這種篷窗生活增添多少情韻。這樣看來,這幅畫在立意上頗能推陳出新。
不用說,作者對這幅畫是很愛賞的,對畫中的煙波釣客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是很羨慕的,兩句中的“偏稱”、“愛”更明顯地表露了他這種心情。下兩句就是觀感了:“莫道陸居原是屋,如今平地有風波。”此有兩層意思。一是順承前面,作者看畫產生了幻覺,仿佛進入了畫境,雖然畫是張掛在墻壁上的,卻覺得自己就好像也在舟中,也像舟中人一樣在聽雨,周遭是水波,盈耳是雨聲。二是借題發揮,語意雙關,以“風波”關合人事上的風波,政治上的風波。這就是說,現在雖然陸居有屋,但也像無家一樣了,國家亡了,沒有憑依了。馮班是明諸生,對明朝感情很深,有這種感慨也是自然的。但是一般人讀這首詩,只著眼于后二句的議論新警,以遺民之恨了之,把這首情韻頗佳的題畫詩當作一般的議論詩,就失之于膚淺了。作為一首好的題畫詩,它復現了畫境,傳達了作者的審美感受,在這個基礎才生發了特殊的政治聯想,如果將后二句第一層意思忽略了,那這首詩前兩句在意思上也就脫節了。
上一篇:古詩《湯顯祖·韶陽夜泊》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鄧漢儀·題息夫人廟》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