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袁宏道·聽朱生說水滸傳》原文賞析
少年工諧謔,頗溺滑稽傳。后來讀水滸,文字亦奇變。六經非至文,馬遷失組練。一雨快西風,聽君酣舌戰。
明代萬歷年間,由于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興起,小說、戲曲等原來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學,得到蓬勃發展,一些思想比較解放的文人,開始對它們刮目相看,傳統的詩文,正統的文學觀念發生了動搖,“公安派”領袖袁宏道的這首詩就大膽地發表了異端的見解。僅從其題材、思想內容非唐宋能有。
“公安派” 的文學主張是反對復古,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此詩一開端就標榜與眾不同的讀書興趣和個人情性: “少年工諧謔,頗溺滑稽傳。”“滑稽傳” 即《史記·滑稽列傳》,是古代宮廷演員的傳記。就小說史角度而言,《滑稽列傳》只具小說雛形。到當時成書的《水滸傳》,其間進步不可以道里計。《水滸傳》是成熟的優秀的長篇小說。所以詩人給以更高的評價: “后來讀水滸,文字亦奇變。”文字奇變是指《水滸傳》相對于《滑稽列傳》的進步嗎?否。這是連上“少年工諧謔”而來,言個人受《水滸傳》的影響,在文學上,文筆上有奇妙的長進。直言不諱地宣布自己受一本小說的影響如此之大,這是很有勇氣的。更為驚人之談的在后面: “六經非至文,馬遷失組練。”“六經”本指《詩》、《書》、《禮》、《易》、《樂》、《春秋》,此泛指儒家經典。“馬遷” 即司馬遷,此指《史記》。“組練”系借精銳部伍喻精彩文章。把小說《水滸傳》抬舉到經史典籍之上,簡直是離經叛道的語言。但把這種議論與李卓吾、金圣嘆等人的文學批評聯系起來,就可以看到它反映了一個新的文學思潮。即小說這種重要的文學體裁終于以其實績,后來居上,將執眾文體之牛耳。
這首詩題是聽說話人朱生說《水滸傳》,卻用了六句來高度評價《水滸傳》,表現個人對此奇書的特殊愛好、特殊感情,這并不是離題。相反,由于醞釀得充分,最后兩句點題水到渠成,且有畫龍點睛之妙。“一雨快西風,聽君酣舌戰。”寫盡聽說評書的快感。評書是一種花錢少收效大的藝術,全憑說話人一張嘴,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外加驚堂木。一說起來,千軍萬馬也可以調動,風風雨雨呼喚就來,有的情節是原作底本根本沒有的,任憑說話人添鹽加醬。豈不見南京柳麻子(敬亭) “說景陽崗武松打虎白文,與本傳大異,其描寫刻畫,微入毫發, 然又找截干凈,并不嘮叨, 哱夬聲如巨鐘, 說至筋節處, 叱咤叫喊, 洶洶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內無人。驀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甕甕有聲。閑中著色,細微至此”,這首詩的 “一雨快西風,聽君酣舌戰”就寫活了一個說書人和一個書迷,令人稱艷。而朱生和柳麻子一樣,是可以進入 《滑稽列傳》的人物啊。
上一篇:古詩《林鴻·同鄭二宣江上泛舟》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黃宗羲·周公謹硯》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