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梁有譽·姑蘇懷古》原文賞析
看山幾日到吳中,游客登臨感慨同。金虎跡荒靈氣滅,水犀軍散霸圖空。春歸茂苑烏啼月,花落橫塘蝶怨風。誰識倦游心獨苦,扁舟長憶五湖東。
姑蘇(今江蘇蘇州)城西有姑蘇山。它是因春秋戰國時吳王闔閭在山上筑有姑蘇臺而得名。梁有譽的《姑蘇懷古》,是他游歷該地,感慨吳國興亡的一首詩作,但結句也對滅吳的越國的君臣際遇表達了他的感嘆之情。
開頭兩句,緊扣題目來寫。“吳中”,即指姑蘇,因其地古屬吳國,故云。作者說他經過多日的漫游,觀賞吳地山水之后,來到著名的姑蘇城。“游客”,詩人自指,但又包括古往今來許多曾在姑蘇登臨懷古,抒發歷史興亡之感的人。盡管他們的生活時代有先有后,所寫詩文也有高下之分,但他們有著共同的感慨,而詩人梁有譽也是如此。對于同一個地方的歷史陳跡,人們能夠千古同慨,足以說明它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靈,是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歷史問題。一個“同”字,包含著這些豐富的內容,將詩很自然地過渡到下文懷古抒慨上來。
“金虎跡荒靈氣滅,水犀軍散霸圖空。”這兩句就吳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兩位君主闔閭、夫差父子來勾畫吳國的興亡史。“金虎”,臺名,在三國魏古鄴城西北,曹操所建(事見《三國志·魏武帝紀》),這里借指姑蘇的虎丘。據《越絕書·吳地傳》:“闔閭冢在閶門外,名虎丘。”虎丘山在今蘇州西北。詩中借用魏國的臺名,其中的“金”字,使我們隱約感受到吳國在闔閭時期的興盛強大,然而,隨著他魂歸黃泉,虎丘上的墳墓凄涼冷落的時候,他冥冥中的靈氣也就煙消云散了,這象征著吳國的王氣消退隱沒。下句接著寫夫差繼續其父當政,被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宣告滅亡的一段歷史。“霸圖”,稱霸的愿望。關于“春秋五霸”,史學界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說以闔閭為五霸之一。“水犀軍”,據《國語·越語》載,勾踐云:“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仍有三千。”此用以指吳王夫差的軍隊。夫差的水犀軍被越國軍隊沖散打敗以后,吳國滅亡,他繼承父志、稱霸諸侯的愿望成了空想。這兩句,每句之中,句與句之間都有先后因果關系,很簡要準確地寫出了吳國盛衰興亡的過程。
五、六兩句轉而描寫吳國滅亡后姑蘇繁華消歇的景象。“茂苑”,吳國君王游獵的園林,后來成為姑蘇的別稱。春天過去了,當年樹木繁盛的茂苑,現在呈現出一派荒涼景象,只有棲息在樹木上的烏鴉,在月色下不時地傳來凄涼的啼叫聲。此句可能受李白《烏棲曲》的啟發。李詩以月夜烏棲為背景,敘寫吳王夫差醉生夢死的生活,梁詩則用以渲染烘托吳亡后的冷落情景。“橫塘”,地名,在姑蘇西南。這句緊接上句“春歸”來寫。橫塘一帶,花事雕零,春意闌珊,蝴蝶蜜蜂失去了嬉戲的園地,在風中翻飛,似乎表現出愁苦怨恨的情態。這兩句描寫暮春的姑蘇烏鴉啼月、蝴蝶怨風的凄涼景象,實際上借以表達了作者對吳國滅亡歷史的哀傷悵惘的情緒,也就是他在姑蘇登臨懷古的感慨所在。
最后兩句,由吳國的滅亡,想到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這一事業的范蠡。“倦游”,指范蠡。宋吳文英《八聲甘州》:“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與此詩用法相同。“五湖”,舊說很多,以指太湖的說法最為合乎情理。根據一些歷史記載,范蠡幫助勾踐滅吳后,在返回越國的途中,在太湖上乘船離開勾踐,過隱士生活去了。他認為勾踐只能與人共患難,而不能同享樂,只有離開他才能保全自己。后來,勾踐果然剛愎自用,殺戮了許多功臣。詩人說,誰能夠認識到范蠡的這一番苦心呢?他的深思熟慮,遠見卓識,令人永久地懷念他。聯系詩題看,“心獨苦”還有一層更含蓄的意思,那就是:范蠡從吳國滅亡的事實中,看到了越國也一定會滅亡的必然性。所以,他毅然泛舟五湖,去過瀟灑日月的隱居生活。由吳國推及越國,擴大了“姑蘇懷古”的內容,也深化了詩人的“感慨”,給人以深沉雋永、回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古詩《趙翼·套駒》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俊民·姚子昂畫馬》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