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陸州歌·排遍第二》原文與賞析
明月照秋葉,西風響夜砧。強言徒自亂,往事不堪尋。
本篇寫一個忠臣對君王屢次力進忠言而不得好報的悔恨與悲苦。
“明月照秋葉,西風響夜砧?!闭?zhen真),搗衣石。夜深了,人靜了,一輪明月照耀著深秋萎黃的枝葉,寒涼的西風蕭蕭吹著,傳來陣陣婦女的搗衣聲。此二句描寫出凄涼的季節、環境與氣氛,襯托下文主人公的凄楚與悲苦的思想感情,繪聲繪色,形象而逼真。
“強言徒自亂,往事不堪尋?!睆娧?,強諫。即下對上力進忠言。自亂,猶自擾。正是在深秋寂靜凄涼的深夜里,主人公久不成寐,陷于沉思之中。他悲憤地感慨:我懷著一顆忠心屢向君王力進忠言,竟徒然自擾,不得好報,對往日君王一系列悖理作為以及我的多次勸諫,實在不堪回顧,只有悔恨與悲傷。在封建社會里,忠臣對君王力進忠諫而遭遇惡報者,實屬屢見不鮮。明智的君王有時尚能采納忠諫。但忠言逆耳,某些君王對忠諫卻采取相反的態度,對進諫的忠臣,輕則排斥疏遠,重則加以殺害。由此可見,本篇主人公因強諫君王而不得好報并不奇怪。當時,主人公也許鑒于歷史上失天下、亡國等慘痛歷史教訓,出于關心國家命運而向君王力進忠言,可是,以后的遭遇使他深刻體驗到:向昏君力進忠言是徒然自擾,自趨苦難。因而才在悲傷中不愿回顧有關進諫等一系列往事,對進諫后悔莫及。此二句,是直抒主人公之悲苦,悲憤感慨之情溢于言表。但所“強言”者,以及所謂“往事不堪尋”者,究竟屬于何事,限于歌曲篇幅與時代的局限,未明言披露。只能由讀者去領略與尋味了。讀至此,倒令人感到余味無窮。
上一篇:《唐代民歌·陸州歌·排遍第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粵歌·攜手南山陽》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