鰣 魚①
五月鰣魚已至燕②,荔枝盧橘未能先③。賜鮮遍及中珰第④,薦熟誰開寢廟前⑤?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⑥。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箸金盤敢望傳⑦?
①鰣魚,原產海洋中,產卵期方溯河而上,以其進出有時,故名。產地以江蘇鎮江、浙江桐廬等處最著名。 ②“五月”句,這句是提綱挈領:五月鰣魚方上市而已由江南運至帝都,與“一騎紅塵妃子笑”同工。燕,燕京,指明都北京。 ③盧橘,金橘。一說為枇杷,非。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六云:“世人多用盧橘以稱枇杷。按,司馬相如《游獵賦》(即《上林賦》)云:盧橘夏熟,黃柑橙楱,枇杷橪柿。夫盧橘與枇杷并列,則盧橘非枇杷明矣。” ④中珰,宦官(明代為太監)。漢代宦官稱中人、中官,以貂、珰為其冠飾。珰,耳珠,宦官所用者以金為之。第,府第。 ⑤薦熟,以時鮮之物獻于宗廟曰薦,猶言薦新。寢廟,古代國君的祖廟分廟與寢,廟在前,是接神處,地位較尊。寢在后,是藏衣冠處。 ⑥“白日”二句,上句指陸運,下句指水運。 ⑦玉箸,玉制的筷子。杜甫《野人送朱櫻》:“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敢望傳,怎敢希望傳賜。
【說明】 作者正德間任京官時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也是傳誦的名篇。末句是牢騷,卻為自己而發,便覺不得體。此時巨閹劉瑾或已被武宗處死,但其他太監仍受厚遇。終明之世,太監一直受重寵而弄權。思宗尚稱英斷,但后期對太監的信任勝過大臣。
沈德潛《明詩別裁集》云:“賜及中珰,而寢廟未薦,則波及臣家益無望矣。中含諷諭,不同尋常賦物。”又云:“少陵‘西蜀櫻桃’一種做法。”但杜甫是自傷漂零,不盡相同。
邊貢《山中雜詩》云:“園果垂丹實,園丁日夜看。未曾供寢廟,不敢獻中官。”言外之意,在未曾供寢廟前已賜中官之事,原已有之。
上一篇:《高座寺為方侍講筑塋臺四絕有引》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會葬夏瑗公(二首選一)》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