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詡
【作者介紹】
龔詡(1382—1469),字大章,昆山(今屬江蘇)人。父詧,洪武中任給事中,以言事戍五開衛(在今貴州境)死,詡遂隸軍籍,后調守南京金川門。燕王兵入城,詡大哭,變姓名王大章,逃亡而至江陰、常熟之間,時時夜渡婁江省母,有“童汪非怯當年事,為有慈母在故園”句?!巴簟奔创呵飼r魯國童子汪锜,殉于君難。后返鄉安居。周忱巡撫吳中時,兩次薦為學官,堅不應,曰:“詡老兵,仕無害,恐負往日城門一慟耳?!睙o子,有一義孫周寶,而周寶又夭折,因作六言詩云:“誰信八旬之老,反哀十歲之孫。最苦歸來元亮,稚子無人候門?!笔攀狼?,有寄親友詩云:“鬼錄吾知久有名,但須符到即時行。只慚知己無能報,一一煩公為致聲?!遍T人謚曰安節先生。有《野古集》。
他身經八朝,年近九十,明初至中葉的時弊世態,在詩中反映得很廣泛。如《甲戌民風近體寄葉給事》云:“春秋旦暮常愁餓,父母妻孥半病瘟。”又,“到處喚春空有鳥,連村報曉寂無雞?!薄短锛铱喑鳌吩疲骸肮偌也恍琶耧L苦,方擬騰書賀有秋。”《過虞家宅》云:“官賦孰如今日重,人家不似舊時多?!薄短锛以~》云:“舉網秋江上,鮮鱗尺許長。丁寧莫輕食,留薦里胥觴?!本敲耖g涕淚。正如《民風絕句寄葉給事》中所說:“天獨慭遺應有意,要令操筆寫民情?!?/p>
他詩的格調,通俗自然,有的就像白話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在(白居易)《長慶集》、(邵雍)《擊壤集》間”,其中自有鄙俚淺率處。又說:“要其性情深摯,直抒胸臆?!边@兩句話說得尤為中肯,因為寫民間疾苦,本需要一個“真”字。
總之,我們要從詩歌中認識一下當時社會的低層生活,龔詡的詩是值得一讀的。
上一篇:《鈔書》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夏完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