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王宮》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法華經·華城喻品》:
“梵天宮殿光明照耀。”又,《法華經·方便品》:“諸梵王及諸天帝釋。”又,《觀無量佛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又,宋·蘇軾《金門寺中見李留臺與二錢唱和四絕句戲用其韻跋之》:“一紙清詩吊興廢,塵埃零落梵王宮。”
【釋義】梵王宮即大梵天王之宮殿。梵,意為寂靜、清凈,離欲界所以清凈。佛教說,色界的初禪天,叫做梵天;此天清凈,所以稱梵天。梵天有三天,第一梵眾天,第二梵輔天,第三大梵天。大梵天有大梵天王,也稱梵王。又,梵王宮后來一直被人們作為寺廟的代稱,蘇軾詩即是如此。
【例句】①你不去五臺山里且逃乖,干把個梵王宮密云埋。(馬致遠雜劇《半夜雷轟薦福碑》第三折[快活三])張鎬唱詞,他埋怨雷神在薦福寺劈壞了薦福碑。梵王宮指薦福寺。②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賺煞〕)張生唱詞,梵王宮指普救寺,他見鶯鶯美似天仙,因而把寺廟疑是天臺山仙境。③莫不是梵王宮,夜撞鐘。(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五折)鶯鶯隱約聽到張生琴聲,懷疑是普救寺的鐘聲。
上一篇:元曲典故《枌榆社》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樊素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