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臺①
燕昭無故國,薊野有空臺②。寂寞黃金氣③,凄涼滄海隈④。儒生終報主⑤,亂世始憐才。回首征途上,年年此地來。
①昭王臺,即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易縣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筑臺,置千金于臺上延請天下士,故名。后人慕之,亦筑臺于此,一名燕臺。②薊,古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南。 ③黃金氣,古人以為金銀堆積之所,上有氣出之。 ④滄海,燕國東境濱海(渤海)。隈,水邊。 ⑤儒生,指郭隗。燕昭王未即位時,燕國為齊國所破,后燕昭王欲招賢者,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千里哉!”昭王照辦,果然“士爭趨燕”,終攻伐齊國而雪了國恥。
【說明】 燕昭王采納郭隗之言,為隗筑宮(館舍)以居而師事之,亦拋磚引玉之意。于是樂毅、鄒衍等競赴燕國效力,后與秦楚等合力破齊都城。但《戰國策》及《史記?燕世家》皆只說筑宮,而無筑臺事,更無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士之說。東漢孔融《論盛孝章書》始云昭王筑臺,而未言“黃金”。至鮑照《放歌行》方有“豈伊白璧始,將起黃金臺”語,后來李白、杜甫詩中亦皆用之。“黃金臺”典故的喧騰眾口,其實正說明了歷史上禮賢下士際遇的罕有。
國賴賢士,始能撥亂興邦。觀本詩三四兩句,似亦有感于昭王之不可多得。
上一篇:徐熥
下一篇:《橫塘渡》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