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題解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秋,李商隱接受西川節度使柳仲郢的邀請,赴梓州擔任參軍之職。這是他在蜀中一個秋天雨夜中寫給長安親友的詩。因為長安位于巴蜀之北,故名之“寄北”。
簡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寄友詩。首句自問自答,表達了詩人浪跡他鄉,歸期難定的愁苦;繼而描述“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凄清與孤獨。末二句筆鋒一轉,暢想有一天共同剪燭夜話之時的到來。桂馥在《札樸》卷六說:“眼前景反作后日懷想,此意更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題解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秋,李商隱接受西川節度使柳仲郢的邀請,赴梓州擔任參軍之職。這是他在蜀中一個秋天雨夜中寫給長安親友的詩。因為長安位于巴蜀之北,故名之“寄北”。
簡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寄友詩。首句自問自答,表達了詩人浪跡他鄉,歸期難定的愁苦;繼而描述“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凄清與孤獨。末二句筆鋒一轉,暢想有一天共同剪燭夜話之時的到來。桂馥在《札樸》卷六說:“眼前景反作后日懷想,此意更深。”
上一篇:《江上》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泛蕪湖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