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默
蓬鬢蓬門積恨多, 夜闌燈下不停梭。
成縑猶自陪錢納, 未值青樓一曲歌。
處默,系唐末詩僧。初與貫休同出家,后隱居廬山。《全唐詩》錄存其詩八首。
閨怨詩中多懷遠思親之作,本篇則為寫封建社會中婦女受剝削之苦。詩的起句即揭明這婦女“積恨多”,徑直點題,明快爽截?!芭铋T”,寒家之女,“蓬鬢”,勞作之婦。窮苦農家的女子,整天辛苦織縑,以致頭發蓬松,散亂不堪,這一環境和外形和“積恨多”的內心完全相應?!耙龟@燈下不停梭”,言其操作至夜深仍不輟。一般地說,她如此夜以繼日地織作,應該為取得成果而高興了,可是其勞動價值卻極為低微,完稅時還要陪錢,其價值還抵不上歌女唱一只曲子的錢。詩人就是以她勞動時間的長、縑價的低,和官稅的重、歌女曲的貴對比中,顯示她的“積恨多”。
封建社會的勞動婦女,她們織出綢緞綾羅往往給富家婦女或歌伎舞女享用,因而詩人往往將兩者聯系起來寫。唐代李詢《贈織錦人》:“扎扎機聲曉復晡,眼穿力盡意如何。美人一曲成千賜,心里猶嫌花樣疎?!彼未`桃《呈寇(準)公》:“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是意嫌輕。不知織女螢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笨芍^異曲同工。一個僧人關心民生疾苦至此,描摹婦女情狀臻于此境,確屬難能可貴。
上一篇:《縱筆·蘇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自嘆·孟郊》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