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1)。盈盈樓上女(2),皎皎當窗牖(3)。娥娥紅粉妝(4),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5),今為蕩子婦(6)。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譯詩】河畔草色青青,園中柳枝茂密。樓上嬌美女子,對窗明潔白皙。妝飾優美艷麗,白手嫩柔纖細。過去倡家女兒,今為游子嬌妻。游子遠行不歸,難自獨守空幃。
【解析】這是一首思婦詞,是古詩里唯一用第三人稱寫的詩。“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詩人從“蕩子婦”憑窗眺望,目光所及的景物寫起,頗有意味:青青草,郁郁柳,正是春光明媚的時日,該是歡娛懷春的季節。對空閨寂寞的少婦說來,自然會惹起無限情思。這二句關于春的景物描寫正與這一環境中人物心情完全融合。主人公便在這獨特的環境中出場了。你看,她多么美麗、動人:“盈盈”、“皎皎”、“娥娥”、“纖纖”,作者連用疊字形容詞,形象而逼真地活畫出風姿綽約、妝飾華麗、纖手柔嫩的少婦形象。作者由遠到近,由大到小,由粗到細勾畫了景與人。在這樣的景色中,這嬌嬌少婦登樓、當窗、開窗、出手,為什么呢?她遠望凝睇,為的什么呢?詩人筆鋒直抖,把她的身世經歷、生活情感,進行了概括的介紹:“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倡家女”,總是習慣于繁華熱鬧的歡樂生活,但是,嫁與“蕩子”為婦后,丈夫久游不歸,寂寞孤單的感覺、憂愁悲苦的情思,更加敏銳、更加強烈。于是,以獨有的淳樸與直率,明朗地表露自己的心理與情感,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空床難獨守”。既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和她的生活經歷,又有力地表現了詩的主題。這種帷燈匣劍的手法,給讀者異常鮮明的印象。
上一篇:經典《青蠅》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青青陵上柏》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