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祖逖北伐》選自《資治通鑒》卷88,題目是編者加的。本文記敘了祖逖少年時聞雞起舞和請命北伐的前期準備。祖逖(266-321),東晉名將,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北)人,西晉末率親黨數百家南移。建興元年(313),他上書要求北伐,收復中原,晉元帝任命他為豫州刺史他率軍進屯雍丘(今河南杞縣),收復了豫州地區。由于祖家軍不怕死,加之祖逖領導有方,很快便收復了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東晉朝廷因此對其猜疑,并派人節制他。祖逖見到復國無望,最終憂憤而死。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本文主要記敘了祖逖少年時聞雞起舞和上書力請北伐以及“中流擊楫而誓”的事跡,表現了他胸懷大志,精忠報國,對北伐中原、收復失地充滿了信心。
文中主要通過語言塑造人物形象。少年時“中夜聞雞鳴”,被吵醒的祖逖卻對好友說“此非惡聲也”,為什么這聲音不令人討厭呢?因為祖逖“少有大志”,在他的耳中那激昂的雞鳴聲恰似在督促他奮發圖強啊!于是祖逖披衣起床,拔劍起舞,準備練好本領,將來好為國家出力。待到祖逖做了軍事顧問,他作了一些準備后,便言辭懇切地上書皇帝司馬睿,為他認真分析出前朝覆滅的根本原因在于“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現在“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如此在情在理的透析,使本對于收復失地沒有什么興趣及能力的皇帝也不能不對他給予了表彰。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心系祖國安危、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祖逖雖然得到了朝廷給的官位和一些兵器,士兵卻一個也沒有,這并不影響他收復中原的壯志。他在中流擊楫而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這段豪言壯語透露了祖逖誓死收復國土的堅定信念!生動的語言不僅刻畫了飽滿的人物形象,同時也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此外,文章敘事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突出了祖逖的愛國形象:略寫了“聞雞起舞”和北伐的準備,詳寫了上書請求出兵北伐。
上一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下一篇: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