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秦觀·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①,飛星傳恨②,銀漢迢迢暗渡③。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⑤,忍顧鵲橋歸路⑥。兩情若是久長時⑦,又豈在朝朝暮暮⑧。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神話故事 “牛郎織女” 的詞。詞牌即含仙鵲搭橋之意。
“七夕” 是一個美好而又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又名 “乞巧節”。相傳七月七日傍晚是分居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織女是織造云錦的巧手,所以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別好看。舊時風俗,少女們要于此夜陳設瓜果,朝天禮拜,向織女“乞巧”。這個漢魏以來就長久流傳的神話,經秦觀的這首《鵲橋仙》 就更加膾炙人口,傳誦不衰。
上闋主要寫景。“臥看牽牛織女星”,初秋納涼時節,夜空美妙深邃,輕柔纖細的云彩,幻化出許多優美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麗能干的仙女,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牛郎一同過美好的男耕女織的生活。那轉瞬即逝的飛馳流星,也在為他們傳遞情意而奔忙。首兩句寫云彩,寫流星,都是具有人的情意。那輕柔多姿的云彩,著意將“乞巧節” 打扮得更加情意綿延; 那飛馳長空的流星,迅速地傳遞著牛郎織女朝夕相思的離愁別恨。這種寫法真是 “化景物為情思” 了。第三句寫織女渡銀河。本只盈盈一水,近在咫尺,這里卻用“迢迢” 二字形容銀河水面的遼闊、牛女相距的遙遠。這樣一寫,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恩愛夫妻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啊! “暗渡” 二字,既點明了 “七夕鵲橋” 的題意,同時又緊扣了一個 “恨” 字,把織女踽踽宵行、千里相會的深情摯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五句寫牛女相會的場面。作者不作實描,卻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這對久別的情侶,在 “金風玉露” 之夜相會于碧落銀河之上。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時刻! 天上一次相逢,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朝夕相處。作者把這珍貴的相會時光,映襯于金風銀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熱情地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
下闋主要寫情。“相見時難別亦難”。短暫的一夕佳期相會,接著又是長年的河漢分離。首句寫兩情相會的難舍場面,就像悠悠無聲的銀河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第二句寫短暫的佳期竟然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剛剛才匆匆相見,馬上又要依依惜別,多么令人心碎! 一、二句中,“似水” 照應 “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 “佳期如夢” 除言相會時間短暫,還透出了愛侶久別后相會“乍見翻疑夢”的復雜心情。第三句轉寫分別,剛才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眼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作者不說不忍離去,卻說忍住眼淚一步一回頭地顧看這條“鵲橋歸路”,婉轉的語意中,含有至深的惜別之情和無限的辛酸之淚。
寫到這里,作者的感情似乎已和牛郎織女融為一片: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 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然而尾兩句作者卻又空隙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全篇擲地有聲的金石警句,使全詞為之一振! 它深刻地揭示了愛情的真諦: 兩情相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是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但是心靈相通,不在乎那一朝一夕的兩兩相對。這一感情色彩異常濃烈的議論,與上闋 “勝卻人間無數” 的議論遙相呼應。而此詞命意超絕的議論,較之過去諸多以 “雙星會少離多為恨” 的詠嘆,可謂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所倡導的 “情長不在朝朝暮暮” 的正確戀愛觀,遠遠超過了北宋時代及其以前的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全詞句句在天上,句句寫雙星,又句句寫人間,句句寫人情。這種天人合一的詞意成為千古的抒情絕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歡樂,歡樂中有悲哀,悲歡離合,起伏跌宕。詞中有情、有景、有議論,做到了虛實兼顧,融情、景、理于一爐。詞的下闋與上闋結構完全相同,都是先敘事,后議論,這種敘事與議論相間的寫法,使全篇構成了起伏綿延的情致。作為婉約派大師的秦觀,克服了其他婉約派作者 “病于議論” 的弊端,用自由流暢幾近于散文的句子使全詞意境超絕,余味無窮。
上一篇:《張炎·高陽臺》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陸游·鵲橋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