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晏殊·踏莎行》
晏殊
小徑紅稀①,芳郊綠遍②,高臺樹色陰陰見③。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翠葉藏鶯,珠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④。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鑒賞】 此詞幾乎通篇寫景。作者以細膩纏綿的語言,通過動靜兩幅暮春景色圖畫的描繪,抒發了對萬物自然轉瞬即逝的無限感慨,寄寓了作者隱隱的怨懟與愁緒。張惠言在 《張惠言詞選》 中認為:“此詞亦有所興。” 黃蓼園在《蓼園詞選》 中亦認為:“首三句言花稀葉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臺指帝閣。‘春風’ 二句,言小人如楊花輕薄,易動搖君心也。‘翠葉’ 二句,喻事多阻隔。‘爐香’句,喻己心郁紆也。斜陽卻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難照此淵也。”
上闋描繪的春天畫面,以行人蹤跡為落腳點,由近及遠,展現出一幅暮春立體圖畫。“小徑” 三句,寫暮春時節郊外景象: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這是地面景象; “高臺” 句則將視野移至高處,樓臺樹木已是枝葉繁茂、翠色逼人。“春風”兩句將樹上楊花與路上行人通過春風聯系起來,情緒也透出幽怨。作者以擬人化手法責備春風不知約束輕薄楊花,反而吹送其放縱亂舞。下闋作者的視點從郊外轉入庭院,更加細膩地描繪暮春庭院寂寥的幽靜狀態,更強烈地表達了孤獨怨恨和愁苦。蒼翠的樹葉掩藏了黃鶯,厚厚的朱簾隔開了歸燕,只有幽室內香爐里的青煙裊裊升起,如輕柔的飛絲一般在四處游蕩。這是一個令人壓抑的寂然無聲的環境。“藏”、“隔”、“靜逐” 三詞準確傳神地營造了這個令人窒息的環境氛圍。“一場愁夢” 句,直接陳述詞人心中的感受,畫龍點睛般道出了全詞主旨。結句“斜陽卻照深深院” 又轉入寫景,但意味已被拓展,使作品在這里平添一種蒼涼之感。
上一篇:《劉克莊·賀新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歐陽修·踏莎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