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中書舍人狀
右,臣準閣門告報,蒙恩授臣中書舍人者。竊以唐虞三代之君,興造政事,爵德官能之際,所以播告天下,訓齊百工,必有詔號令命之文,達其施為建立之意。皆擇當時聰明雋乂、工于言語文學之臣,使之敷揚演暢,被于簡冊。以行之四方,垂之萬世。理化所出,其具在此。至其已久,而謀謨訪問,三盤五誥誓命之書,刻之為經。后世學者得而宗之,師生相傳,為載籍首。吟誦尋繹,以求其舊。一有發明,皆為世教。蓋其大體所系如此。
逮至漢興,雖不能比跡三代致治之隆,而誥令下者,典正謹嚴,尚為近古。自斯已后,豈獨彝倫秕,其推而行之,載于明命,亦皆文字淺陋,無可觀采。唐之文章嘗盛矣。當時之士,若常袞、楊炎、元稹之屬,號能為訓辭,今其文尚存,亦未有遠過人者。然則號令文采,自漢而降,未有及古,理化之具,不其缺歟?
伏惟陛下以天縱之圣,闡明道術,所以作則垂憲,紀官正名,皆上追三王,下陋漢唐。至于出口肆筆,發為德音,固已獨造精微,不可窮測。則于代言之任,豈易屬人?臣淺薄暗瞀,學朽材下,誤蒙陛下知之于擯排忌疾之中,收之于棄捐流落之地,屬之史事,已懼瘝官。至于推度圣意,討論潤色,以次為謨訓彰示海內,茲事至大,豈臣所堪?況侍從之官,實備顧問,而臣齒發已衰,心志昏塞,豈獨施于翰墨,懼非其任。至于謀猷獻納,尤不逮人。伏望博選于朝,旁及疏遠,必有殊絕特出之材,能副圣神獎拔之用。所有授臣恩命,乞賜寢罷。
張孝先曰: 中書舍人掌詔誥乃代言之任,其職未易居也。子固推之于唐虞三代以迄漢唐,而言居是職者之漸不及古,其議論卓然不刊。蓋非子固不足以稱斯任也。后世詔告之文,豈獨不能比盛唐虞三代,即漢之深厚爾雅者,且邈乎其絕響矣。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越州趙公救災記》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辭樞密副使表》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