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這是徐凝自己頗為得意的一首詩。
詩的一、二句寫得頗有氣勢。虛空,極言其高,有不知其所自來的意思。千仞,即8000尺,雖然是估量之詞,同“虛空”相接,言瀑布高而直,也是描繪得很逼真的。下面用“雷奔”形容瀑布的喧豗叫嘯,不僅使讀者在有了視覺印象后喚起了聽覺感受,而且寫出了瀑布的動態,使首句的畫面活躍起來,形成了飛動之勢,使人如臨其境,有水沫飛濺的感覺。
三、四句是把瀑布放在更為高大的空間中來展示其景觀特征。詩人比喻說:遠看起來,瀑布由高處流下,猶如一匹白色的絲絹,垂空飛下。它,把青山從中破開,好像畫了一條界標。詩人想象:青山不老,這瀑布也長流不止,這匹白練永遠飛掛在那里,有無窮的生命力。
詩,是不錯的,但缺點也無可回護。主要的缺點就出在這“白練”的比喻上。盡管詩人用了“飛”字,可是白練給人的感覺是呆板凝滯的,用它來形容飛瀑,總令人有僵化之感,顯得與前二句不協調,破壞了藝術整體的生動性。誠然,《水經注》中已有“懸流飛瀑,望之連天,若曳飛練于宵中”的比喻,但那是寫遠距離的視覺印象,無法顧及物象的微觀動態,李白的“黃河如絲天上來”,就是如此。又謝朓詩有“澄江靜如練”之句,今古共賞,但謝詩“練”字著重是用來形容大江的澄靜的,移用于飛瀑流泉,便不恰當??梢?,徐詩“白練飛”的比喻,不僅出于因襲,而且與前二句不屬,不免有白璧微瑕之失。
特別是大詩人李白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在前。李詩想落天外,新警動人,“銀河”的比喻有飛霞流光的感覺,用來形容瀑布從天瀉下、跳珠倒濺的氣勢和景象,可說貼切生動之極,無可倫比。這樣,徐詩比喻的拙劣就更為明顯了。
所以,到蘇東坡游廬山,看見李、徐二詩同載《廬山記》中時,不禁失笑,因題詩道:“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边@里“飛流濺沫”云云,就是批評徐詩的比喻不及李白貼切、生動、新警,故斥徐詩為“惡詩”。
蘇軾的議論發表后,二詩的評比成了詩史上聚訟的一樁公案,引起人們思考。這在總結創作經驗上是大好事。不過,徐詩也有可肯定的地方,倒不必罵它是“惡詩”。
上一篇:章孝標《八月》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九)》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