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余
滿酌勸僮仆,好隨郎馬蹄。
花時慎行李,莫上白銅鞮。
以夫妻、男女的愛情關系比擬君臣、師生或朋友等其他社會關系,這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是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此詩作者朱慶余即常以這種手法表現其對師友的思慕眷戀之情。陳標與朱慶余同為寶歷時的小京官,都是男性,當然不是夫妻關系。但如果拋開詩題,這首小詩確實是曲清新雋雅的妻子送郎之歌。
小詩由餞行的場面切入,但詩人并未直接描寫夫妻間常見的千種叮嚀、萬般依戀的惜別之情,而是寫主婦斟滿美酒,諄諄告囑這個即將隨郎遠出的僮仆,從側面表現出深情的妻子對丈夫遠行的關切與憂慮。這種“由屋及烏”的話別場面,清新別致,不落俗套。以下是主婦對僮仆的囑告言詞,三句話含三層意思。
一層是囑僮仆好好跟隨著郎的“馬蹄”,意謂與郎緊緊相隨相伴,照顧郎的起居,注意郎的行蹤。“馬蹄”,指行進中的馬。
二層是囑僮仆每逢“花時”要格外留神,不要丟了“行李”。“花時”,一作“春風”,指春暖花開的游春季節。“行李”,外出行人所攜帶的行裝、行囊。這句的言外之意是囑僮仆遇到游春踏青的季節,要少去游玩。
三層“莫上白銅鞮”是全詩的主旨,與前句是因果關系。“莫上”的表面理由是要“慎行李”,實際上是因這“白銅鞮”非一般去處。李白《襄陽曲》有“襄陽行樂地,歌舞白銅鞮”句,可知“白銅鞮”乃襄陽歌舞行樂之地。古時女子最擔心出門在外的丈夫貪戀異鄉的野花閑草,詩中女子的叮嚀囑告,正是這種擔心的潛臺詞。所以這些囑告,名為規仆,實乃戒夫;名為“慎行李”,實恐近野花。辭雖曲而情深,言雖宛而多諷,準確地揭示出一個聰明少婦的復雜心態。
但這首詩畢竟不是真正的妻送郎的閨情詩,詩人假托閨人對丈夫行止的關切之情,寄寓著切望摯友珍重自愛的諷喻。這就使一首普通的贈別詩別具一番情趣,增添了纏綿委宛的藝術魅力。早在朱慶余之前,孟郊作《古別離》與此詩意近而法同,頗呈異曲同工之妙。然而孟詩直露,一覽無余;朱作深宛,耐人咀嚼,似比孟詩更勝一籌。
上一篇:張祜《聽箏》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崔國輔《怨詞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