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齊力劚孱顏,耳聽田歌手莫閑。
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因上奏章觸怒了太宗,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治所在今陜西商縣。商州的豐陽(今陜西山陽)、上津(今湖北鄖西西北)地皆深山窮谷,山民墾植時刀耕火種,合作互助,熱鬧壯觀。王禹偁到商州的第二年便寫下了《畬田詞五首》,其序曰:“某家某日有事于畬田,雖數百里如期而集,鋤斧隨焉。至則行酒啖炙,鼓噪而作,蓋劚而掩其土也……援桴者有勉勵督課之語,若歌曲然。且其欲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仆愛其有義,作《畬田》五首,以侑其氣”。畬田,即火種。
詩歌一開篇便描繪出畬田時闊大的場面、雄壯的氣勢和昂揚的情緒。劚,砍,砍伐。孱顏,此指山上高低不平的土地,一說山高險貌。數百里云集而至的人們,“鼓聲獵獵酒醺醺”(《畬田詞五首》其三),田歌嘹亮振精神,面對高山叢莽,齊心合力,奮起鋤斧,排山砍去。在這歡樂奮進的人群中,有被歌聲陶醉了的歌迷,亦或有嬉戲耍鬧的小伙,于是負有“勉勵督謀”之責的鼓手們(援桴者)發出了“耳聽田歌手莫閑”的勸告。然而在這歡樂的氛圍中連勸告也染上了笑微微的情致,融進了勞動者的幽默。詩篇的三、四兩句“各愿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中,千百索:詩人注云:“山田不知畎畝,但以百尺繩量之,曰‘某家今年種得若干索’以為田數。”千百索,極言畬田之多。萁指豆莖。進一步點明了人們如此勤奮勞作的原因,道出了勞動者美好的心愿,勾畫出辛勤的汗水必將換來的莊稼繁茂、碩果累累的豐收圖。
展讀詩篇,爽朗暢達的民歌風味和清新樸實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讀者不僅可以感到現實中壯觀熱鬧的勞動場面和想象中生機盎然的豐收圖景歷歷在目,而且似乎全身心都能沉浸到這集體勞動的歡樂情趣之中。它之所以有如此效果,不僅是因為作者特意化入了當地民歌的格調,更因為它通體流貫著詩人對畬田勞動贊與喜的無限情意,形式上雖不著一字,字里行間卻時時隱現著詩人興高采烈的面影。
上一篇:鄭文寶《柳枝詞》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