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
劉希夷
【原文】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1]。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2]。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注釋】
[1]光祿:光祿勛。用東漢馬援之子馬防的典故。《后漢書·馬援傳》載:馬防在漢章帝時拜光祿勛,生活很奢侈。文錦繡:指以錦繡裝飾池臺中物。將軍:指東漢貴戚梁冀,他曾為大將軍?!逗鬂h書·梁冀傳》載:梁冀大興土木,建造府宅。
[2]宛轉蛾眉:本為年輕女子的面部畫妝,此代指青春年華。須臾:一會兒。鶴發:白發。
【作者介紹】
劉希夷(約651—?),唐代詩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上元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洞最^吟》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為己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延之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后為人所害,死時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傳。
【賞析】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詩?!栋最^吟》古辭原是寫一個女子向遺棄她的情人表示決絕,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全篇構思獨創,抒情宛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此詩雖是擬古樂府,但構思精妙,開拓了全新的意境。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大量使用重疊語句,循環復沓,再者以四個問句引領,一唱三嘆,韶華不再的無奈辛酸在反復追問詠嘆中被層層濃重著色,具有強大的穿透力。此詩感傷情調極為濃郁,但并不頹廢,風格清麗婉轉,曲盡其妙。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劉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孫季良編選《正聲集》,“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梢娝簧庥鰤阂?,是他產生消極感傷情緒的思想根源。這首詩濃厚的感傷情緒,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縛戕害人才的事實。
上一篇:《白頭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白頭吟·錦水東北流》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