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步寒潮送客,楊花暮雨沾衣。
故山南望何處?春水連天獨歸。
這是一首送友人陸澧回吳中(今江蘇蘇州市一帶)的別離詩,因不忍好友的離去,所以詩人眼中的“寒潮”、“暮雨”充滿了一種凄清的景色,送友離故鄉,自己的歸思念鄉之情也隨之油然而生。
首句一開始就點明送別的地點在“瓜步”,是的,這個鎮是座落在安徽六合縣東南,東臨長江,站在岸上看到江中遠去的好友,自然是江水浩蕩東去,然而在作者的眼中卻是“寒潮”,誠然送客是在“楊花暮雨”之時,尚有寒意,但是這個“寒”確真正地體現了詩人此時的心境,給整個詩的氛圍定下了基調。“潮”也正形象地描繪出對友人之情如不斷的東去潮水,也同時體現著因友人歸故鄉而引來的思歸之情如春潮之水逐浪高漲。“送客”點明了詩題,是整詩的主旨。“暮雨”二字除說明具體別離的時間和天氣情況外,更主要的是滲透著他們真摯的友情,“酒逢知己千杯少”,詩人未曾說什么時候到江邊的,而只點明別離在“暮”時,夜幕降臨不得不分手了。“雨沾衣”中體現著二人無比的真摯友情,推心置腹難以訴完的衷腸和難分難舍的形象,“暮雨沾衣”在“楊花”時本是冰冷的,但他們也不顧了,這是把熱烈的情誼和分別時冰冷的心境熔鑄在一起了。由“寒潮”和“暮雨”構成了詩情畫意般的凄清景色,同時也承上回環,“春水連天”是承上句“何處”,“獨歸”是承上句點送別。故鄉在春水連天之外,客人遠去是進入春水連天之中。上下語氣貫通,語意回環往返,造景清晰動人,氣氛凄清入心。別離之情柔腸寸斷一唱三嘆,形象、環境、氣氛、情感完美地熔鑄在一起,形成一個完美的藝術品。
上一篇:裴迪《茱萸沜》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包佶《再過金陵》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