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卿
兩年為客逢秋節,千里孤舟濟水旁。
忽見黃花倍惆悵,故園明月又重陽。
徐禎卿是明代著名詩人,前七子之一。此詩作于他登第后,抒發的是客游在外時的懷鄉之情。
首句平平道來,無非是說明詩人在他鄉為客已有兩年,此時又適逢重陽節將臨(此處秋節指重陽,由第四句見出)。語氣平淡無奇,似純為敘述,不帶感情色彩,然而“兩年為客”與“逢秋節”并提,無疑又隱含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味??陀萎愢l,又逢佳節,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但詩人并不急于吐露這種心情。次句緊承起句,點出了詩人此時正乘舟于濟水之上,交代了寫詩的地點,和詩題相應,同時,孤舟千里又暗示了詩人異鄉漂游的孤獨感。雖然如此,詩人在前兩句中并無一字直接抒寫懷鄉之情。
從第三句起,詩人轉入了直接抒情。行舟濟水之上,卻不提兩岸景物,唯獨寫到了菊花,菊花乃秋日常見之物,本無可驚怪,然云“忽見”,便有突如其來之感,暗含了觸目驚心之意。身處異鄉,心情本已惆悵,此刻無意中又見到菊花,于是猛然感悟到光陰荏苒,不知不覺中時光流移,節物已換,又近重陽佳節了,可自己依然客游他鄉,無法與故鄉親人團聚,因而旅思倦搖的惆悵之情倍增。古人重陽有賞菊的習俗,故由菊花而及重陽、又由重陽佳節而念及故鄉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作者寫時卻不按這樣的順序,而是稍稍變化,在最后一句中有意宕開,從故園落筆,且重陽本是各地一致的節日,并非故鄉獨有,可作者偏偏說“故園明日又重陽”,突出了故園,這樣就把身在他鄉,心在故園的一片深情表達得曲折有致。清人沈德潛評論此詩時說:“語不必深而情深”,確實如此。
上一篇:莫止《昭君曲》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夏完淳《絕句四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