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著
一徑埋云草樹荒,石麟蒼蘚臥田桑。
漢家陵闕今何在?洛水嵩山滿夕陽!
詩人用“草樹荒”、“蒼蘚臥”、“滿夕陽”等滿目瘡痍的詞句,描繪了北宋故都汴梁舊城的悲涼情景,抒發(fā)了埋藏心底的懷念故國的情思。但是,詩人不是直露地表達(dá)自己思戀故國之情,而是以故國皇城自然景觀的荒蕪,以懷念“漢家陵闕”的存無,來暗示對北宋的懷戀和對北宋帝皇的思念。含而不露,是這首絕句的特色。
這首詩在景物的描寫上,熟練地運(yùn)用了以小見大的技法。在描寫皇城汴梁的荒蕪時,只選用了一條小路(一徑)和幾只石麟,但讀后卻給人一種滿目瘡痍的感覺,原因是作者在對小徑和石麟的描抹上耗費了心思,濃抹了筆墨,從而給讀者留下印刻的印象。“一徑埋云草樹荒”句中的“草樹荒”,以“埋云”冠之,展示出的小徑是被荒草雜木淹沒覆蓋了的小徑,實際是只見荒蕪不見徑;“石麟蒼蘚臥田桑”句中的“石麟”,以“蒼蘚”來裝飾,而又倒臥在地,實際是只有蒼蘚而無麟。荒草雜木覆蓋了的小徑,說明了這里長久無人問津,長滿蒼蘚而倒臥的石麟,說明了皇城遭劫,失去了往日的威嚴(yán)。末句中的洛水嵩山,均在河南境內(nèi),并非名山大河,詩人在這里點出此山此水,除了是對皇城環(huán)境描敘外,實是指北宋的江山。
絕句中所描寫的景物,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記憶,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在描寫景物時選用了形象的詞匯,給物以生命,“埋云”、“蒼蘚”、“荒”、“臥”、“滿夕陽”等,給路、麟、山、水增加了感情的色彩。
上一篇:周密《夜歸》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若虛《還家(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