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 蘆雪庭即景聯句》
鳳姐:一夜北風緊,
李紈:開門雪尚飄。入泥憐潔白,
香菱:匝地惜瓊瑤(1)。有意榮枯草,
探春:無心飾萎苗(2)。價高村釀熟,
李綺:年稔府粱饒(3)。葭動灰飛管(4),
李紋:陽回斗轉杓(5)。寒山已失翠,
岫煙:凍滿不生潮。易掛疏枝柳,
湘云:難堆破葉蕉(6)。麝煤融寶鼎,
寶琴:綺袖籠金貂(7)。光奪窗前鏡,
黛玉:香粘壁上椒(8)。斜風仍故故,
寶玉:清夢轉聊聊(9)。何處梅花笛?
寶釵:誰家碧玉簫(10)?鰲愁坤軸陷(11),
湘云:龍斗陣云銷(12)。野岸回孤棹(13),
寶琴:吟鞭指灞橋(14)。賜裘憐撫戍(15),
湘云:加絮念征徭(16)。坳垤審夷險,
寶釵:枝柯怕動搖(17)。皚皚輕趁步,
黛玉:剪剪舞隨腰(18)。苦茗成新賞,
寶玉:孤松訂久要(19)。泥鴻從印跡,
寶琴:林斧或聞樵(20)。伏象千峰凸,
湘云:盤蛇一徑遙(21)。花緣經冷結,
探春:色豈畏霜凋(22)。深院驚寒雀,
岫煙:空山泣老鸮(23)。階墀隨上下(24),
湘云:池水任浮漂。照耀臨清曉,
黛玉:繽紛入永宵(25)。誠忘三尺冷,
湘云:瑞釋九重焦(26)。僵臥誰相問(27),
寶琴:狂游客喜招(28)。天機斷縞帶(29),
湘云:海市失鮫綃(30)。
黛玉:寂寞封臺榭,
湘云:清貧懷簞瓢(31)。
寶琴:烹茶水漸沸,
湘云:煮酒葉難燒。
黛玉:沒帚山僧掃,
寶琴:埋琴稚子挑(32)。
湘云:石樓閑睡鶴,
黛玉:錦罽暖親貓(33)。
寶琴:月窟翻銀浪,
湘云:霞城隱赤標(34)。
黛玉:沁香梅可嚼(35),
寶釵:淋竹醉堪調(36)。
寶琴:或濕鴛鴦帶,
湘云:時凝翡翠翹(37)。
黛玉:無風仍脈脈,
寶琴:不雨只瀟瀟(38)。
李紋:欲志今朝樂,
李綺:憑詩祝舜堯(39)。
【注釋】
(1) “匝地”句:匝(zā) 地,遍地。瓊瑤,原喻指美玉。《詩·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里喻指白雪。白居易《西樓喜雪命宴》詩:“四郊鋪縞素,萬室甃瓊瑤。”
(2) “有意”二句:雪化為水,有意滋潤枯草,使之來年春季重新生長繁榮,但雪無心裝飾枯萎的野草。兩句意思矛盾,純粹是為了對仗需要。
(3) “價高”二句:村釀熟,農家的酒釀熟了。年稔,一年的莊稼成熟收獲了。稔(rěn),莊稼成熟。府粱饒,府庫的糧食充足。粱,高粱,這里泛指糧食。饒,豐富,充足。
(4) “葭動”句:葭,蘆葦,這里代指葭灰(蘆葦莖中的薄膜燒成的灰)。管,灰管,亦稱灰琯,古時測驗節氣的器具。琯(guǎn),玉管。《后漢書·律歷志上》:將葭灰放在十二樂律的十二根樂管(玉管或銅管)內,置樂管于木案上,每到一個節氣,相應樂管內的葭灰自動飛出來。唐太宗《于太原召侍臣賜宴守歲》詩:“四時運灰琯,一夕變冬春。”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從下句“陽回”看,此句指農歷冬至節,古時認為冬至節后,大地陽氣開始回升。
(5) “陽回”句:斗轉杓,北斗星的斗柄轉了方向。斗,北斗星,由大熊星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顆明亮的星組成,形狀像古代舀酒的斗(類似現代的勺)。杓(biāo),北斗星柄部的三顆星:玉衡、開陽、搖光。隨著季節變換,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不同方向,春季指東,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此句說時節已到冬至,北斗星斗柄指向北方。
(6) “易掛”二句:指雪凍結成冰凌容易懸掛在稀疏的柳枝上,雪難以堆積在殘破的芭蕉葉上。
(7) “麝煤”二句:麝煤,制作墨的原料,用作墨的代稱。寶鼎,香爐的美稱。綺袖,代指綢衣。綺,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籠,罩上,披上。金貂,原指侍臣冠服,代指侍從權臣。這里是對皮襖的美稱。
(8) “光奪”二句:光奪窗前鏡,指白雪的光芒蓋過了窗前明鏡的光亮。奪,競取(超過、蓋過)。香粘壁上椒,香氣來自粘在椒房壁上的花椒。椒,椒房,皇后、妃子們住的宮室,用花椒拌泥涂壁,取其溫暖有香氣,兼有多子之意。班固《西都賦》:“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9) “斜風”二句:故故,屢屢、常常,這里是連續不斷的意思。聊聊,形容夢境似有若無、不分明。
(10) “何處”二句:梅花、碧玉,指《梅花落》、《碧玉歌》,皆古樂府曲名。
(11) “鰲愁”句:鰲(áo),傳說中的海中大龜,亦稱大鱉。劉禹錫《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詩因而戲酬》詩:“鰲驚震海風雷起,蜃斗噓天樓閣成。”坤軸,地軸,古稱天為乾,地為坤。此句取自女媧氏補天故事,《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12) “龍斗”句:龍斗,形容大雪飛舞。龍,玉龍,喻指白雪。張元《雪》詩:“戰退(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空(天)飛。”陣云,形容云層重疊交錯,如打仗布陣。銷,指云散,雪后天晴。
(13) “野岸”句:回孤棹,獨自駕舟返回。棹(zhào),船槳,這里代指船。《晉書·王徽之傳》:“嘗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四望皓然……忽憶戴逵,逵時在剡,便夜乘小舟詣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安道耶?’”安道,戴安道,即戴逵。
(14) “吟鞭”句:吟鞭,意謂在雪地騎馬揚鞭吟詩。指灞橋,朝著灞橋前行。灞橋,灞河上的橋,在長安(今陜西西安)東面,是當時人們送別親友之地。《古今詩話》:唐昭宗時相國鄭綮善作詩,有人問他近來有新作的詩嗎?鄭回答:詩意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這叫我怎么作得出詩呀!
(15) “賜裘”句:賜裘,賞賜皮衣。憐撫戍,愛惜、安撫戍邊將士。戍(shù),(軍隊)防守,這里代指戍邊將士。《宋史·王全斌傳》:宋太祖趙匡胤于某年大雪時,脫下自己身上的紫貂裘帽,賞賜王全斌,以示愛惜、安撫戍邊將士。
(16) “加絮”句:加絮,縫制戍邊戰士的棉衣,將棉絮加得厚些。念征徭,感念征為戍邊的兵士。征徭,征為徭役,這里指征為戍邊的兵士。傳說唐開元時,縫制于宮中、頒賜戍邊戰士的棉衣,有兵士在棉衣中發現詩條,謂沙場征戍客,苦寒少睡眠,我特意在縫制你們的寒衣時多添線、多加棉。
(17) “坳垤”二句:坳垤(ào dié),土坑與土丘。審,審察。夷險,平坦與危險。枝柯,樹木等植物的枝莖。
(18) “皚皚”二句:皚皚(ái),白色,這里代指白雪。輕趁步,形容在雪地上趁勢小心地行走。剪剪,形容風輕而帶有寒意。韓偓《夜深》詩:“惻惻輕寒剪剪風,小梅飄雪杏花紅。”
(19) “苦茗”二句:苦茗,苦茶。成新賞,意思是賞雪品茶有新意。訂久要,訂立長久的盟約,意思是大雪中唯有松樹挺立傲雪,我要與松樹訂立長久的賞雪盟約。要,要約,即盟約。《史記·蘇秦列傳》:“要約曰:‘秦攻楚,齊魏各出銳師以佐之。’”
(20) “泥鴻”二句:泥鴻,行走在雪地里的大雁。從印跡,從大雁留在雪地里的爪印,可知它的行蹤,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成語有“雪泥鴻爪”,出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林斧,林間斧子,代指砍柴。或,有人。聞樵,聽到樵夫在砍柴。樵,樵夫,這里作動詞,樵夫砍柴。
(21) “伏象”二句:伏象,蓋滿雪的山頭像蹲伏的大象。盤蛇,曲折的山路像盤繞的長蛇。
(22) “花緣”二句:花,雪花。緣,因為。色,指雪花的潔白本色。豈,表示反問語氣“怎么”。凋,凋謝,這里指雪花失去潔白本色。
(23) “深院”二句:驚寒雀,寒雀受驚。寒雀,冬天的麻雀。北宋崔自《寒雀圖》,畫面橫一株枯樹,以精熟端秀的筆法點出“寒”意,一只麻雀展翅飛翔,八只麻雀棲息于枯樹,九只麻雀九種神態,極富生動氣息(此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泣,哭泣(貓頭鷹叫聲凄厲,像哭聲)。老鸮(xiāo),貓頭鷹。
(24) “階墀”句:階墀(chí),臺階。隨上下,指雪花在臺階上隨意自在地上下飛舞。
(25) “照耀”二句:照耀,指雪光照耀。臨清曉,臨近清晨拂曉。繽紛,指紛飛雪花。永宵,整夜。
(26) “誠忘”二句:誠忘,懷著虔誠忘掉(不必計較的意思)。三尺冷,極言下大雪之寒冷(取意“冰凍三尺”)。瑞,指大雪預示吉祥豐年。釋,釋懷,不必擔憂。九重,九重之門,皇帝居住處。錢起《漢武出獵》詩:“漢家無事樂時雍,羽獵年年出九重。”這里代指皇帝。焦,焦慮,擔憂,是說皇帝本來為年景不好而擔憂。
(27) “僵臥”句:僵臥,躺著不動,這里是伏處不出。《后漢書·袁安傳》“后舉孝廉”李賢注引《汝南先賢傳》:“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其故,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遂舉為孝廉。干人,求人(掃雪)。
(28) “狂游”句:意謂大雪天縱情恣意地出游,而主人樂意招呼迎接客人。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王元寶每當大雪天,便令仆人除掃家門前路上的積雪,以便迎接來訪客人,盡賓主豪情狂興。
(29) “天機”句:天機,原指神秘的天意、自然界的秘密,這里指天上織女的織機。縞帶,白絹帶子。
(30) “海市”句:海市,即海市蜃樓,亦稱“蜃景”。關于海市蜃樓的傳說相當多,如《本草綱目·鱗一》:“(蜃)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將雨即見,名蜃樓,亦曰海市。”實際是太陽光線折射所形成的幻景,常在夏季近海或沙漠中出現。鮫綃,詳見第三十四回《題舊帕三首》注釋(3)。
(31) “寂寞”二句:封,封住,鎖住。清貧,代指清貧寒士。懷簞瓢,懷有甘心過清貧生活的胸襟。簞瓢,即簞食瓢飲。《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孔子稱贊弟子顏回的話。后因用“簞食瓢飲”代指清貧節儉生活。亦簡作“簞瓢”。班固《答賓戲》:“顏潛樂于簞瓢。”簞(dān),竹籃;瓢,水瓢。
(32) “沒帚”二句:沒帚,意謂積雪厚,掃雪時掃帚沒入雪里。埋琴,積雪將琴埋沒。
(33) “錦罽”句:錦罽,華麗的毛毯,詳見第二十三回《四時即事詩·冬夜即事》注釋(1)。
(34) “月窟”二句:月窟,傳說西天月亮落下去的“天窟窿”。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如將月窟寫,似把天河撲。”寫,摩擬;撲,通“仆”,傾覆。霞城,指赤城山,在浙江天臺北,因土色皆赤,狀似云霞,望之似雉堞(城上排列的齒狀矮墻),因而得名。《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即指此。
(35) “沁香”句:雪浸梅花,散發沁人肺腑的香氣,梅花簡直可食(有些版本中作“沁梅香可嚼”)。
(36) “淋竹”句:雪壓竹子,傾斜如醉倒的樣子,竹子可以戲玩。淋竹,指下的雪淋灑積壓在竹子上。調,調弄、戲玩。
(37) “或濕”二句:或濕,有時打濕。鴛鴦帶,古時婦女衣服上的束帶,束腰打活結,帶的兩端并頭下垂,故稱“鴛鴦帶”。時凝,有時凍結。翡翠翹,即翠翹,古時婦女頭上的一種釵飾,詳見第二十三回《四時即事詩·秋夜即事》注釋(3)。
(38) “無風”二句:脈脈,詳見第四十五回《代別離·秋窗風雨夕》注釋(9)。這里指雪還在連綿地飄揚。瀟瀟,這里指小雨的樣子。李清照《蝶戀花》詞:“瀟瀟微雨聞孤館。”
(39) “欲志”二句:志,用文字記錄。舜堯,即堯舜,古代傳說中的兩個賢明君主(夏代第一個君主禹之前),這里代指太平盛世。
【譯文】
整夜北風緊吹,早起開門,只見四野皆白,天空還在大雪飄飄。開始下的雪落入泥地,可憐玷污了它的潔白;后來下的雪遍布大地,得以保全潔白,叫人愛惜勝似瓊瑤。落入泥地的雪,卻是有意滋潤枯萎的草,使它們來年生長繁榮;遍布大地的雪,無心裝飾枯萎的苗,卻是讓它們少受凍熬。今年年景好,農家預備過年的美酒已經釀好了;大雪兆豐年,明年府庫里的糧食又會充足富饒。
測驗節氣的樂管,葭灰從“冬至管”飛出,北斗星斗柄也漸漸轉向東方,陽氣就要回升,新春即將來到。這場大雪也許是嚴冬最后逞威:受寒的山上早已失去翠綠,暫無萌發跡象,凍住的河面早已不再流動,暫無漲潮信息;光禿稀疏的樹枝上依然掛滿冰凌,芭蕉葉只因破碎而難以堆滿積雪。穿了罩上綢衣的皮襖,手捧滾燙的濃茶,在鼎爐里融化香墨,香氣可暖人。
北風仍在不停地緊吹,大雪仍在不停地飄揚。大觀園一片冰雪世界,蘆雪庭詩會激情蕩漾。壁上的花椒比檀香還香,窗前的雪光比明鏡還亮,冬夜漫長紅粉佳人漸入夢鄉。夢境斷續似有若無:何處玉笛在吹奏《梅花落》,婉轉悠揚;誰家洞簫在吹奏《碧玉歌》,如訴衷腸。夢境又續:南海鰲魚殷勤勸她:“雪壓云擠地將陷,我馱你飛天!”她回答:“大雪將住云將散,地復正常!”
風雪不停不息,最為苦寒的是戍邊將士,有皇帝象征性地賞賜一名將領皮襖皮帽,以示對戍邊將士的憐惜;也有朝廷的制衣人加厚軍用棉衣,以示對戍邊兵士的感念。最有興致的是風流騷客:有人冒著大雪駕小舟夜訪故友,興盡而返;也有人冒著大雪騎馬揚鞭吟詠,尋蹤灞橋;更有結伴踏雪賞景的人,小心輕步趁勢行進,輕風漫雪在腰際舞動,互相提醒當心雪下坑洼,不要碰落樹枝上的積雪。
出游半日也累了,進茶坊歇上一歇,找個臨窗的桌子坐下,各人要一壺濃茶,對雪品茶別有新意。這里原有一條曲折盤旋的山路通向遠方,現在隱沒了,綿延的山峰像千尊蹲伏的大象。品完茶再游:在雪地上尋找飛鴻尋親的腳印;與歲寒三友之首的松樹訂立賞雪盟約;聽山坡雪林里樵夫用斧子砍木柴發出的禿禿聲;看雪因為寒冷而結成了潔白晶瑩的花朵,這花朵再也不怕霜冷而萎縮凋零。
風雪又繼續了一個通宵,清早東方晨曦未露卻白亮,那是因雪光的照耀。雪花落到庭院臺階前,上下翻騰;雪花落到未結冰的池塘水面上,任意漂浮。年末大雪來年大年,老百姓虔誠地忘掉大風雪帶來的極度寒冷,暖宮里的皇上也消解了對明年收成的焦慮。只是銀裝素裹世界苦了鳥兒們,饑餓的麻雀到人家深宅大院覓食,膽怯受驚而逃;衰老的貓頭鷹在大雪封山的處境下,因為饑餓而泣號。
潔白的大雪紛紛揚揚地下,宛如天河畔的織女斷了織機上的白絲綢,散落人間;亦似東海海市蜃樓丟失的白紗布,飛撒寰宇。冷清和寂寞封住了富貴人家的亭臺樓閣,也封住了貧窮人家的小巷陋院。有人乘興踏雪出訪友人;有人命令仆人掃雪迎客;有人甘于一簞食、一瓢水,樂在其中;有人僵臥屋中憑誰來過問;有人用爐火烹茶,茶水漸沸;有人用柴草煮酒,柴草潮濕難以燒著,酒難燙熱。
這場大雪已下了兩夜兩天,地上積雪厚達數尺。廣袤世界有如月窟翻騰銀色波浪,赤城山的紅色山峰隱藏得無影無蹤。山上寺廟里的和尚掃雪,掃帚全沒入了雪里;頑童尋找被雪掩埋的琴,用小竹竿挑雪,卻探不到底。這種天氣,躲在家中的閑人多么愜意:看鶴舍中仙鶴悠閑的睡姿,用錦繡毛氈溫暖可愛的貓咪,嚼嚼香沁肺腑的臘梅花,戲弄遭受雪壓風吹而像醉漢一樣東倒西歪的竹子。
朱樓改了顏色,宛若璀璨玉雕。風雪撲打著繡簾,閨房主人有時候打濕了腰間的鴛鴦帶,有時候又凍結了頭上的翡翠翹。又到傍晚時分,風終于停止了,雪花卻還在飄揚,輕輕地、無聲地,脈脈似有情;無風下密雪,不是雨勝似雨,瀟瀟之聲可聞。今天這個日子太令人興奮歡樂了,值得用文字加以記錄。這種景象只有在太平盛世才會出現,讓我們用瑰麗的詩篇來慶祝盛世年華地久天長!
【鑒賞】
曹雪芹對“蘆雪庭即景聯句”情節駕馭得十分得體、精彩;其用意不在《聯句》本身,而在于《聯句》外
蘆雪庭,大觀園的一處景點:一條傍山的河,四面皆是蘆葦掩覆,幾間茅檐土屋建在河灘上,橫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現在是風雪交加,四顧白茫茫,蘆葦枯瘦、河面封凍、茅檐土屋銀裝素裹。由李紈出主意,海棠詩社這回在蘆雪庭舉行圍爐即景聯句活動。
聯詞、聯句都是一種文字游戲。聯詞比較簡單:第一個隨便說一個字,第二個說出一個字,與之組成一個詞,第三個再說出一個字,與第二個說的字組成一個詞……幾個人按次序循環聯,也可搶聯,這樣可以聯成無數個詞。聯句游戲也是這樣的玩法,不過比較復雜,有“雙聯”和“單聯”兩種。雙聯:第一個說一句話,第二個說出一句話,與之組成一個聯句;第二個再說出一句“新”的話,第三個說出一句話,與之組成一個聯句;第三個再說出一句“新”的話……單聯:第一個說一句話,第二個說出一句話,與之組成一個聯句;第三個說一句“新”的話,第四個說出一句話,與之組成一個聯句……
聯詞,所聯的詞,前詞與后詞多數在意思上缺乏連貫性。如:海——水——銀——器——重……海水,水銀,銀器,器重,這些詞的意思都不連貫。聯句,盡管規定圍繞一個中心,但出現前一個聯句與后一個聯句在意思上不連貫(不是詩詞常規意思跳躍),也是不稀奇的。《蘆雪庭即景聯句》中,前后的聯句意思不連貫,比比皆是。如“何處梅花笛,誰家碧玉簫”——“鰲愁坤軸陷,龍斗陣云銷”——“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橋”——“賜裘憐撫戍,加絮念征徭”——“坳垤審夷險,枝柯怕動搖”,相鄰聯句的意思都是不連貫的。這種情況給翻譯帶來了困難。為了讓讀者朋友便于對照閱讀,我將《聯句》按次序分成每八句(四個聯句)為一段,共九段(最后一段六句);又為了使譯文意思連貫、優美,好讓讀者朋友便于理解內容和欣賞譯文,我對此篇注重于就“段”,而不是就“句”進行翻譯,并且在加入起紐帶作用的句子上多加斟酌、多花功夫,這樣總算譯出了一篇“像樣”的散文,自己覺得還算滿意,未知讀者朋友認可否?
紅學界普遍對《聯句》評價不高,甚至出現貶語,如說它的內容空洞貧乏,層次不清、重復啰嗦,只有個別的句子比較出彩,如“伏象千峰凸”、“天機斷縞帶”、“沁香梅可嚼”等。清代野鶴在《讀紅樓夢札記》中說它:“后半大嫌雜亂,毫無精彩。”解放后則有人批評它的有些聯句,如:“價高村釀熟,年稔府粱饒”;“賜裘憐撫戍,加絮念征徭”;“瑞釋九重焦”;“憑詩祝舜堯”;等等,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掩蓋階級矛盾,粉飾太平。這些評價和批評基本上符合事實,不無道理。但需要弄明白的是,不是曹雪芹“自己”在作詩,而是大觀園的“公子小姐們”在玩聯句游戲,這就要求符合當時的具體情景及參與者的身份。具體情景是,不是醞釀再三、打好腹稿作出來的一首好詩,而是在玩游戲,隨口進行聯句,只要不脫離規定的中心,只要聯的是對仗句,什么句子都可以聯,聯到哪算哪,尤其玩到后來,大家情緒高漲,進行搶聯,“隨口聯”、“聯到哪算哪”的程度更甚,這樣,造成整篇聯句層次不清、重復啰嗦,在所難免。至于對所謂的“歌功頌德”、“粉飾太平”,怎么看?這群公子小姐們除了寶玉吃過老子賈政的一頓好打外,小姐們都還未吃著苦頭,過的是富貴生活,“生在福中知是福”,有歌功頌德的心思和舉動,也就不足為怪;就是寶玉吃過老子的一頓好打,他也并未意識到這是封建統治者對一個叛逆者的懲罰,而是認為老子管得太沒有道理,太不近人情。因此,“蘆雪庭即景聯句”作為《紅樓夢 》的一個情節,無論是它出現的背景、《聯句》本身,還是參與者的情緒、聯句時的氣氛,曹雪芹都駕馭得十分得體、精彩,很成功。
依我的看法,評論家不必在乎《聯句》本身,而應著眼于《聯句》外。其實曹雪芹的本意也不在于表現《聯句》本身,而在于通過“聯句”情節的描寫,表現《聯句》外的意義。那是什么意義呢?我在前面說過,元春省親前后一段時期,是賈府盛衰歷史上的鼎盛階段。這個階段的賈府富足且風平浪靜,寶玉和姐妹們搬進蓬萊仙境般的大觀園居住,對他們來說是鎏金的歲月,經歷了一生中最美好情懷的體驗。前面的“四時即事詩”情節,不是就說到這樣的意義嗎?“寶玉自進園來,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了。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致描鸞刺鳳,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樂。”也許有人會問:“這是什么樣的鎏金歲月?什么樣的美好情懷呀?”但是,難道叫他們去作出對社會的貢獻嗎?那是缺乏歷史唯物主義精神的。作為官宦大家族的公子小姐們,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生活、活動的確是鎏金歲月,經歷的情懷體驗是美好的。大觀園成立海棠詩社,幾次集會賦詩吟詩,曹雪芹著力透露出來的人美、詩美、情景美、意境美,將他們的鎏金歲月、美好情懷體驗推到了新的高度,而“蘆雪庭即景聯句”情節,是海棠詩社成立以來幾次活動中的一個高潮,更是將他們的鎏金歲月、美好情懷體驗推到了極致高度。此時大觀園中比之前又熱鬧了許多,來了李紈的兩個堂妹李紋、李綺姐妹,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煙,寶釵的堂妹薛寶琴,四個人的年齡也都在十五六歲,都是才貌雙全。寶玉是興奮得什么似的,“我竟形容不出來了”,又連呼:“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新朋老友聚會在具有高人雅士居所風格的蘆雪庭,圍爐玩聯句游戲,外面是晶瑩冰雪世界,里邊是溫暖如春的天地,有燒旺的爐子取暖,有熱酒喝,寶玉、湘云更是撒野烤鹿肉吃,惹得大家打趣說笑,氣氛熱烈、歡樂。聯句游戲時大家的情緒更加高漲,氣氛更加熱烈、歡樂,我們只要從聯句后半部出現爭先恐后的搶聯,以及兩個典型人物湘云、黛玉的表現,就可深切體會到這種高漲的情緒和氣氛。湘云,按照曹雪芹的原意,她將來的命運“淚比湘江水”,然而她對詩社的活動如此熱忱、積極,此次蘆雪庭即景聯句,她的豪放不拘、天真活躍,與人又爭又搶的高漲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向愁多喜少、身世命運最為悲慘的黛玉,每當詩社活動時,總是忘了憂愁,盡情地表現才情,在此次聯句時更是一反常態,忙著與人搶聯,“笑得握著胸口,高聲嚷道”。聯句完了,兩人興猶未盡,還想往下聯。這些都表明了曹雪芹的用意,不在于《聯句》本身,而在于《聯句》外:要表現他們所度過的鎏金歲月,經歷的美好情懷體驗。曹雪芹對自己的本意也作了暗示:黛玉“笑得握著胸口,高聲嚷道”,是暗示;湘云“只伏著在寶釵懷里,笑個不住”,說“我也不是作詩,竟是搶命呢”,是暗示。從黛玉和湘云的這種超乎尋常的高漲情緒、極度興奮快樂的心情,我們不難看出作者的用意。
《紅樓夢》給讀者以詩情畫意境界的精神享受,較少叫讀者唏噓感嘆,甚至跟他們一起傷心流淚,也主要在這個階段的情節描寫;大觀園成立海棠詩社,他們的“詩意”生活、活動,以及他們抒發自己真實美好情懷的許多極優美動人的詩作,尤其令讀者神往,引起無限的情思遐想。他們在這個階段經歷的“詩意”生活、活動,體驗的“詩意”情懷,儲存在他們的血液中、骨子里,永遠也抹不掉。20世紀60年代初的《紅樓夢》越劇電影,黛玉至死還在懷念那段生活,她無限感慨、無限悲切地唱道:“曾記得,菊花賦詩奪魁首,海棠起社斗清新……”編導者深懂這一階段的生活、活動在他們短促的生命史上所具有的特殊重要價值和意義。如果觀眾預先已經閱讀了《紅樓夢》小說,熟記了他們這一階段的生活、活動,并讀懂了他們在這一階段所作的許多極優美動人的詩篇,那么在觀看這部電影時,對黛玉臨終情節就會理解得更深刻,聽她的唱詞就會感受得更深切。
上一篇:《致黛玉詩四首并附信(寶釵)》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題大觀園(元妃)》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