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主簿有所思
佳期期未歸,望望下鳴機。
徘徊東陌上,月出行人稀。
謝眺是位描畫山水的圣手,極受詩人李白的稱賞,但不少抒情小詩也寫得含蓄雋永,耐人尋味。這是和王主簿(王融)《有所思》的詩,表現了思婦對遠游人的無限懷念。寫思婦的詩是古典詩歌中的傳統題材,但真正地寫得富有感染力的并不多見。而這首小詩卻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這正是詩人精巧的藝術構思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全詩通過心理、神情和行動的描寫刻畫,表現了思婦一往情深的感情。
首二句著意刻畫思婦在家中的坐臥不安。她久盼的佳期終于到來,但遠游的心上人卻未能依約歸來。她無法再保持心中的平靜,也無心呆在織機上無精打采地拋梭了。她焦灼,她憂傷,她悔恨,復雜的感情交織在心頭。這其中當然有幸福的回憶,也有相思的愁苦。還有什么感情能比相思對人的折磨摧殘更甚呢!詩中的“期”字用得傳神,表現了思婦對“佳期”的渴望和熱烈的期待,但隨之卻終于“未歸”,使現實霎時又變得冷酷無情,這樣又把極熱的感情跌到了極冷處。對比鮮明,感情強烈,使思婦那愁苦哀怨的心理躍然紙上。思婦并未因此而絕望,她依然滿懷希望地期待丈夫的到來,她再也無法安坐在織機上了,所以才失意地走下織機,來到戶外,期待丈夫的歸來。如果說上句側重于心理描寫,那么這句顯然是對思婦的神態和行動的刻畫,通過這些傳神的字眼,把一位憂心郁郁寡歡的思婦形象,活脫脫地揭示在讀者面前。后二句寫得情景相生,進一步刻畫了思婦的焦灼和癡情。 “徘徊東陌上”,為我們展現了鄉間小路上的荒寂,一位思婦在道旁不時地徘徊著。 “徘徊”一詞似嫌輕松,但稍作思忖便覺得它極有份量,絕非是郁郁寡歡的字眼所能解釋得了的。她有癡情的一面,也難免會產生惶恐和迷惘的思想,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里,婦女的命運是與男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男人鐘情便有幸福,男人如果是個負心漢便遭遺棄,所以許多不幸的婦女自然發出了“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的慨嘆,這是婦女悲慘命運的寫照。這位思婦對久盼不歸的丈夫自然會有種種聯想,是去尋花問柳,另尋新歡了,還是歸途上遇到了不測?所以“徘徊”既是對思婦行動的描寫,也是對她復雜心理的刻畫。她孤孤單單一個人一直徘徊到月上東天,行人稀少之時,仍不見丈夫歸來的影子。這種凄涼悲愴之情就不言而喻了。結得含情,讓人回味無窮。我們好似真的看到了一位癡情、感傷、憔悴的思婦形象。
作品雖只寥寥四句,卻情真意切地刻畫了一位思婦的生動形象,既有心理刻畫,又有神態描寫,即景含情,形象生動。
上一篇:吁嗟篇|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同謝諮議詠銅雀臺|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