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舉鼎》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同上又:“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釋義】項羽英勇過人,力能拔山扛鼎。
【例句】①拔山力,舉鼎威,喑鳴叱咤千人廢。(馬致遠[雙調·慶東原]《嘆世》)小令感嘆項羽雖有過人的氣慨,仍不免自刎烏江,因而認為世事皆空幻。②將軍,舉鼎拔山,只落得自刎。(張可久[中呂·齊天樂過紅衫兒]《道情》)以項羽自刎故事抒發富貴似浮云的思想。③壯如霸王來扛鼎,險似韓侯出井陘。(佚名套曲[南呂·一枝花]《棋》[尾聲])以霸王扛鼎、韓侯出井陘(見本書此條)故事比喻棋盤上的一種局面。④好敬德也,他有那舉鼎拔山力,超群出世雄。(關漢卿(《元曲選》作尚仲賢)雜劇《尉遲恭單鞭奪槊》第四折)贊尉遲恭神力似霸王。⑤你道有左慈術,踢天弄井,項羽力拔山也那舉鼎。(秦簡夫雜劇《東堂老勸破家子弟》第二折[倘秀才])東堂老說揚州奴無論有什么法術,有多大力氣,也逃不出兩個無賴的詭計。⑥若有舉鼎拔山的霸王,哎,漢高呀,你怎敢正眼兒把韓侯望!(尚仲賢雜劇《尉遲恭三奪槊》第一折[醉扶歸])意為楚霸王不死,漢高祖怎敢殺了韓信。
上一篇:元曲典故《拔宅沖升》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撥盡寒爐一夜灰》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