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戰回龍節,朝天上鳳池2。寒生五湖道,春入萬年枝3。召化多遺愛4,胡清已畏知5。懷恩偏感別,墮淚向旌麾。
【校記】
1.杜侍御,《全唐詩》一作“杜中丞”,一作“林中丞”。
2.上,《全唐詩》一作“識”,一作“見”。
3.入,《全唐詩》一作“及”。
4.召,《全唐詩》一作“郡”。
5.胡,《全唐詩》一作“官”。
【箋釋】
[杜侍御] 當為“杜中丞”,即杜鴻漸。《舊唐書》卷一〇八《杜鴻漸傳》:“至德二年兼御史大夫,為河西節度使、涼州都督。兩京平,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荊南節度使……歲余,征拜尚書右丞、吏部侍郎、太常卿,充禮儀使。二圣晏駕,鴻漸監護儀制山陵,畢,加光祿大夫,封衛國公。”嚴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上元二年春,杜鴻漸由浙東觀察入遷,旋遷右丞。”按儲仲君《皇甫曾詩疑年》:“此詩作于上元二年,鴻漸赴京,途出潤州,此詩蓋潤州送行之作。”
[罷戰] 乃劉展之亂。獨孤及《毗陵集》卷一七《上元二年豫章冠蓋盛集記》:“歲次辛丑(上元二年)孟春正月,東諸侯之師有事于淮泗。是役也以蜂蠆竊發,華夷震驚,執事者匪遑唘居,亦既播越。我都督防御觀察處置使、兼御史中丞韋公元甫,克振遠略,殷為長城,且修好于鄰侯,從交相見,敦同盟戮力之義,圖靜難勤王之舉,故三吳舟車八使冠蓋名公髦士群后庶尹,輻湊鱗集,其來如歸。于是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李公峘至自廣陵,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杜公鴻漸至自會稽,潤州刺史、試鴻臚少卿韋公儇至自京口,蘇州刺史韋公之晉至自吳,廬州長史、前尚書右丞徐公浩至自合肥。”《舊唐書》卷一〇《肅宗紀》:“(上元二年正月)乙卯,平盧軍兵馬使田神功生擒劉展,揚、潤平。”劉展攻陷揚、潤,進陷宣州,宣州刺史鄭炅之等在豫章相聚,商量御敵人之策。杜鴻漸參加此次會議,不久即回京,即此詩所送別時。《會稽志》卷二“太守”:“杜鴻漸,自湖州刺史授,加御史中丞,召拜戶部侍郎。”杜鴻漸回京路過潤州,故有此詩。龍節,龍形符節。《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鄭玄注:“澤多龍,以金為節,鑄象焉。”后亦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節。王維《平戎辭》:“卷旆生風喜氣新,早持龍節靜邊塵。”
[鳳池] 禁苑中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為“鳳凰池”。唐代宰相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故多以“鳳凰池”指宰相職位。《通典》卷二一:“魏、晉以來,中書監令掌贊詔令,記會時事,典作文書,以其地在樞近,多承寵任,是以人固其位,謂之‘鳳凰池’”。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五湖道] 參見本書卷一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注。
[萬年枝] 即冬青。東漢許昌景福殿種有萬年樹,三國魏時齊王曹芳改東漢洛陽芳林園為華林園,晉時園中栽有十四株萬年樹。南朝齊謝朓《直中書省》:“風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唐上官儀《詠雪應詔》:“幸因千里映,還繞萬年校。”此處描繪禁苑景色,指代帝都。
[旌麾] 帥旗。《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大破遂軍,得其旌麾。”《梁書》卷一《武帝紀上》:“旌麾所指,威棱無外。”唐劉長卿《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臘月連日降雪見示之作》:“長沙耆舊拜旌麾,喜見江潭積雪時。”
上一篇:《皇甫曾(十五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和謝舍人雪夜寓直》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