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坐遙夜,清風何處來。天高散騎省,月冷建章臺(所思)。鄰笛哀聲急,城砧朔氣催。芙蓉已委絕,誰復可為媒(聯合)。
此悼亡友因寄所思之作,前半風格不減襄陽、供奉,五、六自是大歷諸家本色。
【箋釋】
[遙夜] 長夜。《楚辭·九辯》:“靚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謝靈運《燕歌行》:“調弦促柱多哀聲,遙夜明月鑒帷屏。”李白《擬古十二首》其二:“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清風] 清微的風;清涼的風。《詩經·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毛傳:“清微之風,化養萬物者也。”曹植《幽思賦》:“仰清風以嘆息,寄余思于悲弦。”謝朓《臨高臺》:“四面動清風,朝夜起寒色。”唐杜甫《四松》:“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散騎省] 此處指門下省。散騎省,官署名。三國魏、西晉與侍中省并屬門下,設于宮禁中。設散騎常侍、給事中、通直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等,得出入宮禁,為皇帝的親近侍從,顧問應對,諫諍得失。《唐六典》卷八“門下省”:“左散騎常侍二人,從三品。左散騎常侍掌侍奉規諷,備顧問應對。”“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其散騎傍乘輿,專獻可替否。中常侍得出入禁中,常侍左右。漢因之,并用士人,無常員,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大夫等,冠武冠,皆銀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貂蟬。后漢省散騎,而中常侍改用宦者。魏黃初復置散騎,與中常侍合為一,直曰散騎常侍,復用士人。晉置四人,典章表、詔命、優文、策文等,雖隸門下,別為一省。潘岳云‘寓直散騎之省’是也……自魏至晉,散騎常侍、侍郎與郎中、黃門侍郎共平章尚書奏事,江左乃罷之……東晉并中書入散騎省……武德初,散騎常侍加官;貞觀初,置散騎常侍二員,隸門下省;顯慶三年又置員外,隸中書省,始有左右之號,并金蟬、珥貂,左散騎與侍中左貂,右散騎與中書令右貂,謂之八貂。龍朔二年,改為左常侍,咸亨元年復舊。”司空曙《立秋日》:“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建章臺] 漢代長安有建章宮。《三輔黃圖·漢宮》:“武帝太初元年,柏梁殿災。粵巫勇之曰:‘粵俗,有火災即復大起屋,以厭勝之。’帝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宮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張說《岳州宴別潭州王熊》:“贈君芳杜草,為植建章臺。”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一:“胡塵輕拂建章臺,圣主西巡蜀道來。”此處借指長安。
[朔氣] 北方之寒氣。唐駱賓王《夕次蒲類津》:“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
[芙蓉] 荷花的別名。《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洪興祖補注:“《本草》云:其葉名荷,其華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樂府詩集》卷四六“清商曲辭·讀曲歌”:“霧露隱芙蓉,見蓮詎分明。”“芙蓉腹里萎,蓮汝從心起。”“芙蓉萬層生,蓮子信重沓。”以“芙蓉”稱“蓮花”,暗諧“憐”字,意為憐愛。此處則為諧音,以謂對友人之思念。
上一篇:《贈別嚴士元》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酬張二倉曹揚子所居見寄兼呈韓郎中》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