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離亂后1,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黯然)。
頷聯(lián)真極。余交游中有都門一面,二十余年忽相值于太原者,情形正如此。
【校記】
1.離亂,《全唐詩》一作“亂離”。
【箋釋】
[外弟] 表弟。亦通謂姑舅兄弟。《三國志·蜀志·蔣琬傳》:“(蔣琬)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宋書》卷五五《臧燾傳》:“傅僧祐,祖父弘仁,高祖外弟也。以中表歷顯官,征虜將軍、南譙太守、太常卿。”清郝懿行《宋瑣語·言詮》:“通家親戚之稱也,外弟中表,通謂姑舅兄弟。”
[十年離亂] 謂安史之亂。
[舊容] 昔日的容貌。即兒時的容貌。
[滄海] 即滄海桑田。大海變成農(nóng)田,農(nóng)田變成大海。葛洪《神仙傳·王遠》:“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昔,會時略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后以“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儲光羲《獻八舅東歸》:“獨往不可群,滄海成桑田。”
[巴陵] 唐岳州治巴陵縣,今湖南岳陽縣。
【輯評】
《對床夜語》卷五:“馬上相逢久,人中欲認難。”“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皆唐人會故人之詩也。久別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會,殆如直述。前輩謂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動人意,信非虛語。
《詩藪內(nèi)編·近體上·五言》:劉長卿《送李中丞》、《張司直》,錢起《秋夜對月》……李益《別內(nèi)弟》,文皆中唐,妙境往往有不減盛唐者。
又: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戴叔倫“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一則久別乍逢,一則客中除夜之絕唱也。李益“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絕類司空。崔涂“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絕類戴作,皆可亞之。
《詩境總論》:盛唐人工于綴景,惟杜子美長于言情。人情向外,見物易而自見難也。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李益“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撫衷述愫,罄快極矣。
《唐詩境》卷三三:三、四驚異絕倒。
《重訂唐詩別裁集》卷一一:與“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撫衷述愫,同一情至。
又:一氣旋折,中唐詩中僅見者。
《小清華園詩談》卷上:何謂真?……此外如李君虞益之“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盧郎中之“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司空文明之“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皆切實締當(dāng)之至者。
《方南堂先生輟鍛錄》:人情真至處,最難描寫,然深思研慮,自然得之。如司空文明“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李君虞“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皆人情所時有,不能苦思,遂首不出。陳元孝云:“詩有兩字訣:曰曲,曰出。”觀此二聯(lián),益知元孝之言不謬。
《養(yǎng)一齋詩話》卷七:唐人詩“長貧惟要健,漸老不禁愁”,“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皆字字從肺肝中流露,寫情到此,乃為入骨,雖是律體,實《三百篇》、漢、魏之苗裔也。初學(xué)欲以淺率之筆襲之,多見其不知量。
上一篇:《送薛良史往越州謁從叔》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赴邠寧留別》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