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千載后,春草獨(dú)萋萋。流水朝將暮,行人東復(fù)西。碑苔幾字滅,山木萬株齊。佇立傷今古1,相看惜解攜。
【校記】
1.此句《全唐詩》一作“惟有年芳在”。
【箋釋】
[長沙桓王]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孫)權(quán)稱尊號,追謚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后改封上虞侯。”又同書《孫堅(jiān)傳》:“時長沙賊區(qū)星自稱將軍,眾萬余人,攻圍城邑,乃以堅(jiān)為長沙太守。到郡親率將士,施設(shè)方略,旬月之間,克破星等。”故孫策被追謚為長沙桓王,以示不忘根本。按,孫策墓在蘇州,《吳地記·盤門》:“東北二里有后漢破虜將軍孫堅(jiān)墳,又有討虜將軍孫策墳。”李紓,《舊唐書》卷一三七《李紓傳》:“李紓,字仲舒,禮部侍郎希言之子。少有文學(xué)。天寶末,拜秘書省校書郎。大歷初,吏部侍郎李秀卿薦為左補(bǔ)闕,累遷司封員外郎、知制誥,改中書舍人。尋自虢州刺史征拜禮部侍郎。德宗居奉天,擇為同州刺史,尋棄州詣梁州行在,拜兵部侍郎,反正,兼知選事。”后至禮部侍郎卒。張南史,見本書卷六張南史小傳箋釋。按,劉長卿廣德中自江西歸至蘇州時,張南史已移居揚(yáng)子,詩當(dāng)作于至德年間。
[長沙] 謂長沙桓王孫策。
[萋萋] 草木茂盛貌。《詩經(jīng)·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毛傳:“萋萋,茂盛貌。”謝靈運(yùn)《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
[解攜] 分手,離別。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異縣驚虛往,同人惜解攜。”
【輯評】
《四溟詩話》卷四:凡煉句妙在渾然。一字不工,乃造物之不完,愚論已詳首卷……劉長卿《別張南史》詩:“流水朝還暮,行人東復(fù)西。”此上二字欠工,因易為“旅思朝還暮,生涯東復(fù)西”……諸作完其造物,以俟后之賞鑒者。
上一篇:《邊 思》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人歸岳陽》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