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南中事,悲君重竄身。山村楓子鬼,江廟石郎神。童稚留荒宅,圖書托故人。青門好風景,為爾一沾巾。
【箋釋】
[流人] 被流放的人。《莊子·徐無鬼》:“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張說《卻歸在道中作》:“陳焦心息盡,死意不期生。何幸光華旦,流人歸上京。”李白《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南中] 指嶺南地區。《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南中呂興,深睹天命,蟬蛻內向,愿為臣妾。”李善注引《吳志》:“交址郡吏呂興等殺太守孫谞,使使如魏。”白居易《送客南遷》:“我說南中事,君應不愿聽。曾經身困苦,不覺語丁寧。”
[楓子鬼] 即楓人。任昉《述異記》卷下:“南中有楓子鬼,楓木之老者為人形,亦呼為靈楓。” 石郎神,白石郎,為六朝時期吳地所祭祀的神仙之一。《樂府詩集》卷四七《神弦歌·白石郎曲》:“白石郎,臨江居。前導江伯,后從魚。”“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青門] 漢長安城東南門。本名霸城門,因其門色青,故俗呼為“青門”或“青城門”。《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民見門色青,名曰青城門,或曰青門。門外舊出佳瓜,廣陵人召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青門外。”青門外有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后因以“青門”泛指游冶、送別之處。何遜《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金谷賓游盛,青門冠蓋多。”
[沾巾] 沾濕手巾。形容落淚之多。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身北望涕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輯評】
《瀛奎律髓》卷四三馮班評:哀哉。無名氏(甲)評:粵俗好巫鬼,故凡樹石之異者多列祭祀。紀昀評:有“聞說”二字,三、四便有根。不似項(斯)詩癡征土風,只如自說所歷。又評:五、六凄楚。
上一篇:《送程秀才》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南原望漢宮》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