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應天長》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
別,又是玉樓花似雪。暗相思,無處說,惆悵
夜來煙月。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韋莊詞的風格疏朗而顯明,比之唐五代那些虛華浮艷的文人詞,他能夠直接抒寫個人生活情趣,淺顯如話地描寫愛情,頗有民間氣息,有的和敦煌歌辭極為相近。
這首詞的上片首二句,點明女子與行人離別已久,以及她的相思之苦。顯然,是一首抒寫愛情的詞。詩重發端,詞難起調。這兩句開頭語,明白如話;沒有寫景,卻直接抒情,可以說是開啟全篇的序詩。“半歲”,在人生的長河中并不算太長,但是,在被愛情系繞著的情侶之間,不要說是“半歲”,就是“半日”也會嫌長! 況復“音書”已“絕”,自然會更加按捺不住女子激動的感情。“一寸離腸千萬結”,是說女子的愁苦已達到了極點;竟能在一寸那么短小的“離腸”上,系了千萬個愁疙瘩,真可謂“離愁似箇長”了。如此的心靈震顫,極大的激發了這首詞的創作沖動;由具體的事物到抽象的愁思,通過“一寸”和“千萬”的雙極對比,給讀者以強烈的神經官能刺激,自會收到同步共振的審美效果。對于“別易會難”的情境,古人多喜描繪、渲染,甚至不惜用夸張的手法去激起人們感情的波瀾。而韋莊卻把“別易會難”這個成語,翻作通俗易懂的兩句話,這就是“難相見,易相別”。它們之間應是偏正結構,“易相別”只不過是加重強調“難相見”而已。它既沒有什么“隱旨”,也沒有創造出新的意境,但是,這兩句話的承啟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它既前承“一寸離腸千萬結”,又后啟“又是玉樓花似雪”。想必是“玉樓”中的女子在“花似雪”的春天與行人相別,又是在“花似雪”的日子里,觸景生情,相憶尤甚。有人釋“花似雪”為“楊花似雪”或“飛雪似楊花”,未免太泥。“梨花似雪”,或者別的似雪庭花,亦無不可。總之以物起興,指實則會沖淡審美情趣。正如“半歲”一樣,如果確指為“半年”,那么,“又是”即無著落;因為“似雪”之花,絕少“半歲”旋又重放者;所以,“半歲”只是離人心理上的“漫長”,自然用不著科學地計算了。其實,起碼有一年光景,否則“又是”就解釋不通。此外,“玉樓花似雪”還有指人的一層含義,倒是需要挖掘的。似玉的閨閣,陪襯著“似雪”的人兒;她正在獨守空閨,“為伊消得人憔悴”;形象中隱含著心理活動,產生了悲劇美的藝術效果,為下片做了有益的粘連和鋪墊。
下片緊接著用“暗相思,無處說”領起,語言平淡而直率。表現出女子對愛情的專一,是說除自己心上的人兒,決不能隨便向別人訴說;而恰又是愛侶出行在外,故只好“暗相思”了。繼而寫“惆悵夜來煙月”,這是情景交融之筆。“惆悵”是悲愁、失意。這種悲愁和失意,又是在朦朧月夜之中發生的,就更加顯得“別是一番滋味”。可謂睹月思人,深感離別之苦。古來寫月夜愁思的詩句很多,如“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斫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都不免有刻意雕琢之氣,終沒有“惆悵夜來煙月”這樣直率抒情。一點扭捏也沒有,卻能把對自己愛人的萬斛情感,都全盤表達出來。這與敦煌歌辭《望江南》(《敦煌零拾》本)有某些相通之處。其辭曰:“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這首歌辭真摯潑辣,充分顯示出明白、清新的鮮明特色。“想得此時情切”一句,極言相思之深苦,故愁情切重,也是一句明白而又直率的話。既沒有“懸想對方相思情景”,也沒有“今夜鄜州月”的思致。“淚沾紅袖黦”則是“想得……情切”的感情深化。“黦(ye)”,指色變、色壞。這里是說女子的“紅袖”,由于淚水的浸漬,已經變作黃黑色的斑跡。反襯出女子相思的“情切”。徐士俊在《古今詞統》(卷六)中說:“以末一字而生一首之色”;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說:“最著意設色,異紋細艷,非后人纂組所及……山谷所謂古蕃錦者,其殆是耶? ”認為韋莊遣詞造句的技巧頗高,想象奇特,出之平淡,卒章以“情結”,不隱曲而直言。這種燃燒的情感,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所以,絲毫不隱瞞,絲毫不修飾,可以說語言和愛情融而為一,足以耐人尋味。頗有民間文藝的氣息。和敦煌歌辭《菩薩蠻》一樣,“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這種以坦白直率的語言抒寫熱烈而又真摯的情感,這一吐為快的風格,對韋莊詞自會有 一定的影響;從這首《應天長》詞中,可以看出不少痕跡。
上一篇:《無名氏·展花箋寫情書》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歸田樂引》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