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沖損,可以免害
原典
天地鬼神之道,皆惡滿盈。謙虛沖損,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饑乏耳。形骸之內(nèi),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窮驕泰邪?
譯釋
天地鬼神之道,都厭惡滿盈。謙虛自抑,可以減少禍患。人活著,穿衣服的目的不過是用它來覆蓋身體以免寒冷侵襲,吃東西的目的也僅僅在填飽肚子以免饑餓乏力而已。自身軀體尚且不求奢侈浪費,自身之外,還要極盡驕奢舒泰嗎?
解讀
多一點謙遜,少一點驕奢
我們知道孔子門生眾多,達三千人,其中有七十二人最為優(yōu)秀,被稱作“七十二賢”,而顏回則是七十二賢之首。顏回為什么會成為七十二賢之首呢?因為他的行為完美地詮釋了“安貧樂道”這四個字的精神。
有一次,孔子嘆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夸贊顏回是個賢德的人,說他吃的只不過是一小筐飯,喝的只不過是一瓢水,住的只不過是一個窮陋的小房,但是他仍舊不改變向道的樂趣。換做是別人,有誰能受得了這種貧苦的生活呢?
和顏回性情相近,志趣相投,但非屬同一個時代的還有唐朝的劉禹錫,此人曾經(jīng)寫過一篇《陋室銘》,為后世所傳誦。詩人雖處陋室,但心情并不沉悶郁挫,他可以怡然自得地“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詩人怡然自得的那份情懷躍然紙上,令人讀來不覺自醉。劉禹錫在唐朝是一位相當(dāng)有分量的詩人,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詩歌。我們或許可以說,是自足自樂的品性成就了他,或者說成就了他的詩歌。
其實,在顏之推的《止足》篇里,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天地鬼神都是懼怕“滿盈”的,太過完美從來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時刻提防“滿盈”,要謙虛自抑,只有這樣才可以減少禍患。顏之推為此舉了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的例子,說他們雖然富有天下,貴為天子,但是不懂得適可而止,最后還是為自己招致了禍害。由此可見,“滿盈”有時并不好,人生不要過于貪婪,要謙虛,要知足,只有這樣,災(zāi)禍才不會輕易找上你。
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馬云謙遜地說:“我記得14年前,問過妻子一個問題:‘你想讓你的丈夫成為一個富人還是受尊敬的商人?’妻子是這么說的:‘當(dāng)然是受尊敬的商人,因為我從來沒想過你會成為富人。’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有錢了,我們的目標(biāo)是幫人賺錢,所以也到了我們要花錢的時候。”
關(guān)于企業(yè)家的財富,馬云在演講中曾說:“今天我們的錢不是我們的,我一直認為你有一百萬人民幣、幾百萬人民幣,其實最幸福的,這錢是你的,你是自由的,這錢歸你花;當(dāng)你的錢達到幾千萬,你就開始操心投資、利息;你有上億的時候,你一定要記住這是社會的資源,你在替社會花這些錢。從來沒有想過我的錢是我的,從來沒想過阿里巴巴今天近兩百億的現(xiàn)金是阿里巴巴的,不是的,是社會對我們的信任,把資源交給我們,讓我們更好地利用好這個資源,讓更多的人有就業(yè)機會,讓更多的人富起來。”
所以,當(dāng)我們?nèi)〉昧耸聵I(yè)上的成功,擁有了財富和一切時,不宜驕傲自滿,而應(yīng)該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將多余的錢財拿來行善做好事,這樣也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富有意義。大慈善家陳光標(biāo)通過自身努力創(chuàng)造了巨額財富,雖然擁有巨大的財富,但他從沒有將錢看得很重,相反,他認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做善人善事,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也是“謙虛沖損”“以義散財”的表現(xiàn)啊。
生命的價值從來不在于擁有多少錢,過多么富足的生活,而在于做多么有意義的事。清代大文學(xué)家曹雪芹的朋友敦誠用一句詩來評價他:“殘杯冷炙有佳色,不如著書黃葉村。”曹雪芹恪守“莫叩富兒門”的信念,多次謝絕了好友的舉薦,寧愿“著書黃葉村”,也不進宮廷畫苑供職。他有自己的操守,心里沒有過多的物質(zhì)欲望,不慕名,不慕利,也不貪圖錢財,只愿讀書養(yǎng)氣,最終“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就了《紅樓夢》這部偉大的著作。雖然文稿部分遺失,但這并不有損于曹公的偉大。
由此可見,一個人只有控制住內(nèi)心的欲望,才能獲得一種獨立的人格與操守;只有保持謙虛,不好名利,方可獲得一個“隨處凈土”的高尚境界,得一份坦然、一份淡泊,從而坦蕩進取,實現(xiàn)美好的人生價值。
顏氏家訓(xùn)精華
錢不求多,夠用就好;人生還是要學(xué)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錢財。否則,當(dāng)你擁有了足夠的錢財而別無他物時,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是多么的無聊和空虛。
上一篇:《讀書要學(xué)精要處,才能對事業(yè)有所助益》顏氏家訓(xùn)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謹慎對待續(xù)弦再娶》顏氏家訓(xùn)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