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話叢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今人唐圭璋編。歷代詞語的匯編,專收評述詞人、詞作、詞派以及言本事之書,自宋王灼《碧雞漫志》,到近代潘飛聲《粵雅詞》。所收之書都經過編者的校勘增補,其中也保留有一些精校本、增補本、注釋本以及前所未刊之書。精校本如楊慎《詞品》,陳霆《清山堂詞話》等,均以明嘉靖刊本精校。增補本如從《倚聲集》、《昭代叢書》等書中增補賴古堂刊本《詞筌》。注釋本如陸輔之《詞旨》,即用胡元儀原釋。此外如沈雄《古今詞話》、馮金伯《詞苑萃編》等,均為世人罕見的珍本。又如杜文瀾《憩園詞話》等,向無刊本。則據原抄本校訂編入。取材主要為叢書、全集及詞選附錄等。采自叢書者,如周密《浩然齋雅談》采自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李調元《雨村詞話》采自《函海》叢書。采自全集者,如張侃《拙軒詞話》采自四庫珍本《拙軒集》,王世貞《藝苑卮言》采自《弇州山人四部稿》,田同之《西圃詞說》采自《古歡堂全集》。采自詞選附錄者,如《歷代詞話》即附于《歷代詩余》書后,謝元淮《填詞淺說》即附于《碎金詞選》書前。書前編有《詞話叢編總目》,對每種詞話均注明版本依據。正文均新加標點,由于該書于所收編的各種詞話,選擇較精,質量較高,且歷代詞話雖多,向無較好的匯編讀本,因此具有較好的學術研究價值。吳梅《詞話叢編序》評價說:“北宋諸賢,多精律呂,南渡以還,日漸陵夷。玉田《詞源》,晦叔《漫志》,伯時《指迷》,三者之外,猶罕專篇。元明以降,精言蔚起。顧者書大抵單行,或采入叢籍,舊刊流傳,日益鮮少,志學之士,遍睹為難,識者憾焉。圭璋廣羅群籍,今為茲編,校勘增補,用力彌勤。所收諸書,多出善本,未刊之籍,亦得二三。學者手此一編,悠然融貫,則命意遣辭,俱有法度。圭璋此書,洵詞林之巨制,藝苑之功臣矣”。但該書只收專論,不收雜論詩詞之作,對有些專門論詞的如詞律、詞譜及研討詞樂之書概不收入,如俞倬《詩詞余話》,徐涵《芙蓉港詩詞話》,秦國璋《淮海先生詩詞語》等盡皆落選,似可再商。初刊于1934年,收入詞話共60種,190卷,線裝成24冊。1937年曾由南京詞話叢編社再版。1959年重新加以增補,修訂、新增書25種,共85種、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全5冊。
上一篇:《論衡》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詩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