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不可縱,志不可滿
原典
《禮》云:“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庇钪婵烧槠錁O,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足,為立涯限爾。
譯釋
《禮記》中說:“欲望不可以放縱,志向不可以滿足?!庇钪娑加袠O限,人的本性則沒有個盡頭,所以我們要減少欲望,學會知足,給自己立個限度。
解讀
收斂欲望,懂得知足
俄國詩人巴爾蒙特有一首著名的詩叫《我來到這世界》?!拔襾淼竭@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和蔚藍色的田野。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和連綿的群山。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大海和百花盛開的峽谷。我與世界簽訂了合約,我是世界的真主。我戰勝了冷漠無言的冰川,我創造了自己的理想。我每時每刻都充滿了啟示;我時時刻刻都在歌唱。我的理想來自苦難,但我因此而受人喜愛。試問天下誰能與我的歌聲媲美?無人、無人媲美。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而一旦天光熄滅,我也仍將歌唱……歌頌太陽,直到人生的最后時光!”
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為了看太陽,詩人的理想多么簡單、淳樸,和詩人的簡單理想相比,可以說,我們每個人早已實現了這樣的愿望。但是,我們還在做什么呢?我們還在拼命地勞作,為了能多掙一些錢,在大城市過上“香車寶馬”的生活,在紙醉金迷中體會奢華和極致的享受,在網絡上擁有無數的粉絲,體會被人膜拜的無上榮光……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填補我們那顆永不滿足的心。
也許,你會說,趁著青春,不就該努力追求嗎?是的,趁著青春,必須要努力奮斗,努力追求,如果不努力就是在荒廢這美好的韶華,但是我們在追求的時候一定要有個度,要懂得知足。對于一些不合理的欲念和欲望,要懂得克制。因為如果不懂得克制的話,我們的心就會被欲望牽著走,久而久之,就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因著誘惑誤入歧途。
顏之推引用《禮記》的一句話“欲不可縱,志不可滿”作為開端,告誡我們“欲望不可以放縱,志向不可以滿足”,人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他還說,先祖靖侯曾經教誡子侄說:“你們家是讀書人家,世世代代沒有出現過大富大貴之人;從今以后,做官不可超過太守這個職位,締結婚姻不要攀附權力顯赫的人家?!边@些話,顏之推時刻銘記在心中,并將其當做至理名言。顏之推明白,只有不放縱欲望,不去刻意追求功名利祿,才不會招致禍害,也才能靜下心來專心做學問,這樣,整個家族才能得以存續。而一旦有了欲望,有了對名利的追求,就容易被名利拖進深淵。
商紂王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然而這個暴君在一開始的時候卻堪稱是一個明君,那么是什么讓他從明君的神壇上跌下來成了暴君呢?就是內心的欲望。
相傳紂王有一次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同時也是他叔父的箕子聽到這件事之后,立即進諫他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我不禁為此擔心。”
紂王聽了箕子的話很是不以為然,箕子見勸諫無效,就帶著族人奔遼東去了。后來,事情的發展果真如箕子所料,紂王荒淫無度,造肉林酒池、鹿臺炮烙,終于激起國人的怒火,最后死于不義。
名利與欲望總是遙相呼應的,名利所能給人們帶來的種種快感,正是欲望所需求的。當我們對財富有極強的欲望的時候,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求利;當我們向往雷鳴般的掌聲和鮮花的簇擁時,我們就會動用一切力量去為自己爭取名譽;當我們貪圖享樂的時候,我們就會不斷地去累積財富??偠灾?,只要我們的欲望不息,對于名利的渴望就不會滅。
《老子》有曰:“知足之足,常足矣。”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中,存在太多能夠誘惑我們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會激發我們的欲望。所以,我們必須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當發覺欲望在不斷膨脹的時候,應該及時收斂,將欲望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層”,名利和他背后的欲望就是遮擋在我們成功路上的浮云,如果想要戰勝他們,直抵成功的彼岸,我們就要提高自己的境界,始終保持一種超然、淡定的心態。
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道:“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p>
楊絳的一生低調處世,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正是因為對自身所擁有的感到知足,所以她不爭,不搶,像老子所言“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她的一生是那樣完滿,那樣令人欣羨。
有人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朽的靈魂拖著一個沉重的肉身。正是這樣一具肉身,在喧囂的塵世中行走,把所有的欲望都沾染上了,人也就變得雜亂迷茫。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人如果沒有欲望,就沒有什么東西能把他打倒,一切就完美了。
人們都說,人最難戰勝的是他自己。其實,人最難戰勝的是他的欲望。對抗人的欲望的唯有自身理性的判斷力和剛強的意志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那么堅定的意志和信念戰勝它,所以我們才看到世間有這樣那樣的罪惡和黑暗。
哲學家柏林說得好:“愈是自由的地方,節制愈加可貴;否則自由會成為自由的屠夫。”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約束你,只有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贖牧師。
顏氏家訓精華
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過滿,我們要學會在自由中克制,在無人監督中自控,別讓欲望沖破了自身的牢籠,別讓誘惑蠱惑了你。
上一篇:《有志氣的人,經受磨煉乃成就大事》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求學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造福社會》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