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柳河東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其中詩三卷,唐柳宗元撰。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東郡(今山西永濟),后遷居吳縣(江蘇蘇州),生于長安。貞元進士,授校書郎,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里行。參加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為“八司馬”之一。十年后遷柳州刺史,卒于任。
柳詩多作于貶謫之后,詩中常描寫永、柳二州奇山幽水,以抒發詩人的怨憤和憂傷,并反映了作者清峻高潔的品格。許多詩篇寫得驚心動魄,“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中所展開的柳州由近及遠的一幅畫卷,不僅描繪南國風雨驟至的景象,而且也用以隱喻當時政局,從中可見詩人顫悸的心靈。柳氏還有一些政治諷刺詩和描寫人民疾苦的詩作。
柳詩清峭峻拔,詩句凝練,工于煉字。
柳集原為劉禹錫編,已佚,北宋初年穆修訪得柳集四十五卷,遂傳于世。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據世采堂本排印本,此本有南宋廖瑩中之輯注。另有《新增刊廣百家詳補注唐柳先生文集》,此書成于南宋孝宗間,是綜合各家之說的集注本。今人吳文治以傳世的宋刻本為底本參校其他注本,補充了外集、附錄和辨偽雜錄,更名為《柳宗元集》,于1979年由中華書局排印出版。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宋詞三百首箋注》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沈伯英散曲》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