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氏
楊柳枝·答韓員外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這首小令是對前一首《章臺柳》的答復,是一個妓女對一個員外的答復。也許地位的懸殊是命中注定,也許命中注定的妓女就只能接受楊柳的輕薄形象。但楊柳也是有它美好的時光的。“楊柳枝,芳菲節”,這“芳菲”二字,寫出了多少春意,多少生機,寫出了多少青春的美麗。這是柳氏的回答。面對著“往日依依今在否”的詢問,她似乎忽然意識到了青春的流逝。“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句“芳菲”一句“恨”,這一揚一抑中,蘊藏了多少感慨與悲哀,而這些感慨與悲哀,除了柳氏外,又有誰能知曉?作為一個妓女,柳氏沒有更多的要求,她只愿能與心上人朝夕相伴,“鎮相隨,莫拋躲”。但就是這一點愿望也未能得到滿足,她得到的只有離別,而且一別就是三年。三年來桃花開了又重開,燕子去了又歸來,美好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與美好的春光一同虛度了。桃花開了還會再開,燕子去了還會再來,但逝去的年華從哪里能再找回來?“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這里的“恨”,用語言是無法說清楚的。
作為答復,這篇首的兩句,已足以推卸掉韓翃“也應攀折他人手”的責難了。“可恨年年贈離別”的“恨”是誰造成的,已無需再說。但柳氏還是要說下去,她要對“往日依依今在否”的詢問和“也應攀折他人手”的猜測做出回答。“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這就是回答。說它委婉不如說它凄涼。“縱使”二字雖然暗示了某種韓翃曾猜測到而柳氏又難以明言的可能,但也僅只是一種可能;只有“一葉隨風忽報秋”才是事實。青春終于在離別中銷損了,往日依依的章臺柳已不再是顏色青青,它的秋天到了。有了這個事實,是否“攀折他人手”就已經不再有意義,不再需要證實了。一句“縱使君來豈堪折”,既是回答,也是極沉痛的自語。所有的青春的美好,所有的命運的無情,所有的往日的希望與今天的痛苦,都盡在這“豈堪折”三字中了。
“楊柳枝,芳菲節。”這是青春的色彩和旋律。但當“一葉隨風忽報秋”的柳氏唱出這一旋律時,她的心中該是怎樣的沉痛!是的,青春終究是要逝去的;但逝去的青春應該是美好的、了無怨恨的。然而,在封建桎梏中的妓女,又有幾人能得到無怨的青春呢?
“楊柳枝,芳菲節”……
上一篇:(五代)孫光憲《楊柳枝·閶門風暖落花乾》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宋)李廌《虞美人令·玉欄干外清江浦》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