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鮮花·光未然》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
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
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
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歇。
如今的東北已淪亡了四年,
我們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飯碗,
屈辱地忍受那無情的皮鞭!
敵人的鐵蹄越過了長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親善”!“睦鄰”!啊! 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國家更忘掉了我們!
再也忍不住滿腔的憤怒,
我們期待著這一聲怒吼;
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
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副 歌)
震天的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
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1935年8月寫于漢口
《五月的鮮花》是光未然為獨幕劇《阿銀姑娘》所作的序曲。《阿銀姑娘》反映了東北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英勇斗爭,譴責了反動派投降賣國的卑劣行徑。這是一首歌詞,根據這首歌詞譜寫的歌曲在抗戰期間曾經廣為傳唱。它如軍號和戰鼓一般喚起民眾,投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斗爭。
這首詩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戰斗性。在第一節中,詩人以崇敬的心情歌頌為挽救垂危的民族而抗戰不歇的志士。志士的鮮血灌溉著鮮花,使鮮花開得特別茂盛,五月的鮮花掩蓋著志士,格外耀人眼目,逝者已矣,但鮮花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終究是無法扼殺的。兩者互相輝映,給人以強烈的悲壯美的感染。第二小節,從“他們”(烈士)轉到“我們”,從激情的贊頌轉為冷峻的描述,告訴人們切莫忘記國破家亡的痛苦,“知恥而后勇”,只有記住國恥,記住仇恨,才會有奮起和反抗,踏著烈士的血跡前進,詩句的感召力也就在這里。第三節中又轉換了角度,詩人以憤怒的心情揭露了投降主義者的卑污,將“敵人的鐵蹄越過了長城”,與“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兩種情景相對照,令人感慨不已。至此,詩人再也按捺不住憤怒的感情,他在第四節中直接發出了喚起被壓迫者的吼聲,副歌重復一遍,突出了億萬人民揮動鐵拳投入戰斗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特寫鏡頭。
作為歌詞,這首詩的語言流暢,音節也很和諧,十分適于詠唱。這首詩除副歌外,每節四行,節奏也大體均齊,用韻既嚴密又靈活,完全以情感的表現為前提,這種韻律的安排,突出了詩句的吟唱性。
上一篇:《五月之夜呵·丹輝》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為要尋一顆明星·徐志摩》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