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沐猴禪
【出典】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佚文):“獼猴見僧,即必圍繞,狀如供養。戎、瀘彝僚,亦啗此物,但于野外石上跏趺而坐,以物蒙首,有如坐禪,則必相悅而來。馴擾之,逡巡眾去,唯留一個,伴假僧偶坐。僧以斧擊,將歸充食。”(據《太平廣記》卷四四六引)
【釋義】 傳說山間的獼猴(沐猴)能接近僧人,并仿效其坐禪狀,以致不時上了假僧的當。文人常以“沐猴禪”作為詠違心仕宦之典。
【例句】 經年未辦買山錢,筋骸難強,久坐沐猴禪。(賀鑄《臨江仙》[暫假臨淮東道主]528)這里用“沐猴禪”喻指仿效他人在官仕宦,以表現無心功名利祿。
上一篇:典故《沐猴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泥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