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龍卷風》
【本書體例】
默余生著。20回,54萬字。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3月版。
明英宗聽信宦官王振之言,“御駕親征”瓦剌,被俘,是為歷史上的“土木之變”。朝中大臣擁立代宗繼位。以兵部尚書于謙為首的主戰派英勇抗擊侵略者。英宗回京后,發動“奪門之變”,又以“叛逆”罪殺害于謙和大學士王文。于謙部屬參將駱中明在危急中將于的兩個孫子志強、志敏救出,卻遭奸人陷害,險些喪命。三人飄泊海上,最后被龍卷風吹到海南島,島上漁民救下了他們,在得知事情真相后,便以全力保護他們。此后,駱中明改名王仲甫,教村中武館為生。十一歲的于志強和九歲的于志敏也改姓王,與駱祖孫相稱,并習武不輟,待機報仇。
兩年后,于志強兄弟在海底吃了能“令人氣力倍增”的銀果,又捕捉到一條大血鰻,取出二十四顆無價之寶的鰻珠,喝了有抗毒力的鰻血,漁民們還將鰻骨制做成鞭,武裝起來。志敏并從海底得到一把名為“綠虹”的寶劍。繼而,兩兄弟又在山中吃了增強輕功的“躡空草”,殺死大蚺龍,將蚺骨磨成鋒利無比的暗器“蚺骨針”。隨后,志敏被神仙“紫虛上人”收為徒弟,要在學成之后方可出山。志強則拜有道高尼明因師太為師,與師姐羅鳳英、嬋兒共同學習技藝。在紫虛上人的巧妙安排下,嬋兒服食了道家珍品之一的“金芝”,鳳英吃了靈丹,從此二人武功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由于這系列的奇遇,王仲甫祖孫三人知道報仇有望,遂宣布復姓歸宗。
又過了三年,于志敏已學得一身絕高的武功,被允許到江湖上行走,他志在重返中原,報仇雪恨,耀祖光宗。有人間及他的名號,他便回答道:“我叫龍卷風,是龍卷風把我帶來的?!蓖瑫r,明因也帶著志強等,與駱中明一起,踏上回歸故里的道路。一行人沿途濟貧施善,懲奸除惡。到達江西境內后,得知朝內和江湖上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英宗無目,專門信任這些宦官。王振弄權,搞出了土木之變,還不自知警惕,反而信任王振門人曹吉祥,殺害忠良。”致使曹成為“當朝第一權臣,連皇帝也要讓他幾分。”貪官污吏與江湖敗類狼狽為奸,“幫助曹吉祥攫取帝位,然后把整個大明江山,送到欽察汗(指瓦剌)那邊去。”同時,二十年前被明因打敗的邪派高手“赤身魔女”逃到岡底斯山,如今再整“赤身教”,卷土重來,在中原發展人馬,與曹吉祥互通聲氣,為非作歹。
明因師太入江西不久,便巧遇胞弟秦寒竹,知道秦家三年前被九宮山的強盜所毀。強盜們因投入赤身教中,“學到一身軟硬工夫”,又轉到宦官門下,充當衛士,“利用官盜兩方”,漁肉百姓。此時,王文之女王紫霜亦得高人傳授武藝,練就了“來無蹤,去無跡”的超人強功,奉師命出山,與于志敏會合,行俠江湖。紫霜“個性好高嫉惡,遇到不平的事,伸手就管,非要把那為惡的人,俯首服輸不可?!薄八鲞^的事,總要留下一朵梅花的暗記,所以江湖上都把她叫做梅花女俠?!泵饕虻拇蟮茏印败饺嘏畟b”戴文玉經過幾年的歷練,也回到師父身邊。
正義俠士們此行引起了奸臣賊黨的極度驚恐,他們慌忙以飛鴿傳信,言“于謙后人重入中原,有前駱參將中明,明因賊尼師徒護送”,要同黨沿途設置各種阻礙,妄圖一網打盡。但他們連連失手,屢戰屢敗,損兵折將,陰謀落空。于氏兄弟所向披靡,力挫強敵,頗得師傅及同門的贊許,也于共同對敵之中贏得了姑娘的芳心。
明因、駱中明、于志強等決定“分途去尋找同門,邀請高手”,一年后到河間府會合,再行商討徹底消滅“赤身魔教”、鏟除宦官勢力的大計。他們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大俠龍卷風》以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謙被害一事為背景,敷衍出其孫習武并重返中原的故事。這是一個很容易被讀者接受的題目,因為在我們的歷史上,忠貞愛國大臣被昏憒無能皇帝所害之事不乏其例,人們對他們抱以真摯的同情,希望他們能有武藝高強、人品正派的后代,為乃祖報仇雪恨,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和愛情上的幸福。但事實上這種事情是難以實現的,于是便以此為題,寫出各種故事和演義,以寄托這種愿望。
由于現實中的人無法超越種種人為的和自身的障礙,達不到人家所殷切期望的結果,一些讀者于是轉而對神仙異人、秘籍仙丹等生產興趣,希望從中得到超越自然的力量,從而達到為被害者雪恥申冤的目的,這又促使一些作者開擴了思路,在武俠小說中引進人們的理想。本書正是這類作品。基于對愛國正直大臣于謙被害的不平,很多人希望他能有個不同凡人的后代,于志敏的奇遇,正是作者將這種愿望的具體化。而這種符合讀者心愿的寫法,與文學史上一些演義小說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
作品對擅權賣國的宦官固然表達了深惡痛絕之意,對江湖上助紂為虐的教派也充滿了極度的憤恨。羅鳳英在殺死歹徒后曾說過:“赤身魔教只認識武力,認識強權,它根本就不講什么道義,也不講什么人性”,“只有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薄叭绻麑λ麄儗捤?,反而使他們有恃無恐,誤會我們在怕他。”“對赤身魔教這一號的賊黨、匪徒,絕不能依照什么江湖道義去衡量他們”,“絕不能讓他們一騙再騙?!边@段話正反映了本書是非分明的觀點。
上述各點,是《大俠龍卷風》的成功之處。但由于沒有歷史事實為依據,小說明顯地缺乏充實的內容,為了能以曲折的情節吸引讀者,只好一再虛擬些離題的故事,結果適得其反,不僅引不起讀者興趣,反而越看越墜入九里霧中,不得要領。加以語言不夠生動,減弱了全書的趣味性。
上一篇:《大俠師徒》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大刀于七》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