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史家·劉向
西漢文獻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中年后始更名向,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劉向雖然出身皇族,但非嫡系,故他十二歲即入宮為輦郎(御車的跟班),二十歲時提升為諫大夫 (諫官)。劉向以經學文章冠絕一時,曾在皇宮石渠閣講論《五經》,宣帝末年累官至給事中(宮廷近臣)。元帝時,外戚許、史兩家放縱,宦官弘顯、石顯弄權,劉向數次上書彈劾,并以《春秋》所載陰陽災異來推論當時朝政的得失,語甚急切,以致兩次入獄,廢居十年。成帝即位后,劉向重被起用,任光祿大夫 (皇帝近臣)。這時,太后王家已經權傾朝野,太后兄王鳳以大將軍執掌朝政,兄弟七人皆封為列侯;成帝趙皇后、衛婕妤兩家也爭寵恃權,漢家勢衰。劉向多次向成帝進言,以為 “當今同姓疏遠,母黨專政; 祿去公室 (皇室),權在外家”,是漢王朝潛在的危機。他采古今傳記,編為 《列女傳》、《說苑》、《新序》等書,歷舉古今成敗禍福,希望對成帝能有所啟發。成帝并不糊涂,他非常清楚劉向的一番忠心和苦心,但太后在上,王家已經布滿朝野,成帝本想用劉向為九卿,但王家不同意,他也無可奈何。劉向死后十三年,外戚王莽便代漢自立。劉向與董仲舒同為西漢今文經學講“天人感應” 的大師,在經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他被后代推崇為第一流的學者,卻是因為他在文獻整理上的貢獻。西漢王朝建立后,廣開獻書之路,到成帝時,皇家秘府的藏書已經堆積如山,由于年深日久,這些束之高閣的藏書多已朽壞散亂。劉向奉成帝之命負責整理皇家藏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文獻整理活動,對后代學術產生了深遠影響。劉向等人不但將這些脫訛百出、篇章淆亂的藏書校理得文從字順、井井有條,而且每編定一部書,劉向都要 “條其篇目,撮其指意”,即寫出目錄提要,稱為 《別錄》,被后代學者推為我國目錄學的開山之作。事實上,劉向就是目錄、??薄姹局畬W即古典文獻學的開創者。劉向的兒子劉歆也是西漢著名的學者,他奉哀帝之命,繼續整理皇家藏書,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群書分類目錄 《七略》,對古代學術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漢書·藝文志》就是 《七略》 的縮編本。有趣的是,劉向是今文經學大師,是漢室忠臣; 劉歆卻是古文經學的首倡者,是王莽新朝的國師。這也許是劉向萬沒想到的。
上一篇:宗教學·佛教·凈土宗
下一篇:史學·史家·劉知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