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宷《浪花》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
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
【注釋】
(1)關于此詩有一則故事,原是說北宋詩人曹道沖,善詩,有捷才,常在汴京賣詩,隨所命題即就。有一幫人欲為難他,要其作《浪花詩》,限“紅”字為韻。他自感不能,讓其拜求時為翰林學士的王采,果然揮筆而就。
(2)浸寒空:指藍天寒空在秋水中的倒影。
(3)無端:無緣無故。弄晚風:指笛聲在晚風中飄揚。
【賞析心得】
這是一道難題引出的一首好詩,街道賣詩人遇到人家要買《浪花》詩,但限“紅”字為韻,這可把以賣詩為業,才捷聞名,連蘇軾都為之贊賞的街頭詩人曹道沖難住了。哪知轉而求索翰林學士王采,難題卻迎刃而解,《浪花》詩揮筆而就。內中奧妙就在于他將平常所講的水浪如花的“浪花”轉化成“浪中之花”,這就好辦多了。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首兩句為浪花出現造勢。一江秋水浩浩蕩蕩、清明透徹,藍天白云倒影水中,如水中浸透一個寒空,天上水下,遙相成趣,為呼之欲出的浪花提供偌大的背景。正在此時,漁笛吹響,曲調悠揚,隨風飄蕩,又為浪中之花的出場提供了飄柔抒情的伴奏。“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美麗的晚霞,燦爛的夕陽,隨同寒空倒映水中,其倒影被波光蕩漾的浪花擊打成無數碎紅的花瓣。萬里長江,江中之浪,浪中之花,燃燒似火,鮮紅奪目,既美麗又神秘,可望而不可及,它是無可攀折的一朵水中奇葩!
秋江夕照,唐代白居易早有“半江瑟瑟半江紅”(《暮江吟》),將水上陽光比作紅花,也有“日出江花紅勝火”(白居易《憶江南》),但王采卻以秋天特有的秋水、寒空、漁笛、晚風、波心、夕陽、殘紅,構成一幅色調柔和、楚楚動人的秋景:晚霞絢麗、殘紅瓣瓣的浪中之花。這就是宋詩特點,學習唐人而又別出心裁。
上一篇:李商隱《樂游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楊萬里《苦寒三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