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九頂
【出典】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一八《凌云九頂》詩:“聊為東坡載酒游,萬龕迎我到峰頭。江搖九頂風雷過,云抹三峨日夜浮。”作者自注:“即大石佛處。初登山時,巖壁上悉為小佛,不知其數。山前佛頭灘受雅江之沖,最為艱險?!眳⒁姟叭搿睏l。
【釋義】 九頂,山名,有九峰因而得名,又名凌云山,在今四川樂山縣東。詩詞中常用作蜀地的標志。
【例句】 底事為、三峨九頂,等閑留住。(京鏜《滿江紅·次楊提刑韻》1850)這里將“九頂”與“三峨”合用,作為蜀地的標志,謂楊氏不該滯留于蜀地。
詩詞典故·九頂
【出典】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一八《凌云九頂》詩:“聊為東坡載酒游,萬龕迎我到峰頭。江搖九頂風雷過,云抹三峨日夜浮。”作者自注:“即大石佛處。初登山時,巖壁上悉為小佛,不知其數。山前佛頭灘受雅江之沖,最為艱險?!眳⒁姟叭搿睏l。
【釋義】 九頂,山名,有九峰因而得名,又名凌云山,在今四川樂山縣東。詩詞中常用作蜀地的標志。
【例句】 底事為、三峨九頂,等閑留住。(京鏜《滿江紅·次楊提刑韻》1850)這里將“九頂”與“三峨”合用,作為蜀地的標志,謂楊氏不該滯留于蜀地。
上一篇:典故《九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九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