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河湟舊卒》
少年隨將討河湟,頭白清時返故鄉。
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注釋】
(1)河湟:指黃河與湟水匯合的一帶地區,唐人習慣用來指代河西、隴右等地方。安史亂后,自肅宗時起,它們被吐蕃占據至作者寫此詩時,已達百年。舊卒:老兵。
(2)討:征討、征伐。
(3)清時:和平時期、平安無事了。
(4)邊曲:邊塞之曲。
【賞析心得】
作者張喬,后人多稱贊其絕句可以追步盛唐“兩王”(王維和王昌齡)。《河湟舊卒》音節流暢、聲調悲壯,是晚唐少有的一首絕句。因作者生平不詳,無法確定此詩為他何時所寫,但他寫的卻是一位戍邊白發老兵夕陽下懷念戰友的絕奏。
“少年隨將討河湟,頭白清時返故鄉。”唐朝自安史之亂起,吐蕃統治者乘機占據了河西、隴右一帶所謂的“河湟”地區。從唐肅宗失河湟起,至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復秦、原、安樂三州和石門七關,大中五年(851)略定瓜、伊等十州時止,前后近百年。這位河湟老兵,就在這百年之中,少年參軍,隨將征討戍邊,直到白頭返鄉,時間不可謂不長,他所經歷的戰斗,估計數都數不清。“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后兩句中的前句,“十萬漢軍零落盡”,就寫出了戰事之多,傷亡之重。數十年間,與他一同參軍、浴血邊關的戰友十萬之眾,絕大多數都已犧牲在疆場上了。夕陽之下,這位把青春獻給保衛邊疆的幸存老兵,特別懷念那些逝去的戰友和戰斗歲月。唯一的慰藉,就是在如今所謂的“清平之時”,一邊獨自吹奏著那些曾經鼓勵士心,戍邊思鄉的邊塞老曲,一邊看著斜陽漸漸下墜,表達自己無窮無盡的綿綿思念之情。詩人情調高致、傾注全心,為我們塑造了一位畢生戍邊、保家衛國,平凡而又偉大的老兵形象。夕陽之下,他吹奏的邊塞老曲,悲涼中不失高亢,蒼茫中音節響亮。老兵懷念戰友,我們懷念老兵和抒寫老兵的詩人,所有為保衛國家做過貢獻的老兵,我們都應深深懷念、濃情抒寫,決不能讓這些無名英雄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上一篇:謝翱《過杭州故宮》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